民国名将张民达
辛亥革命网 2013-06-20 00:00 来源:梅视网 作者:邓锐 查看:
张民达,1885年11月9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出生于梅县。父亲张瑞兴因家贫早年赴南洋谋生,民达出生不久,母亲梁氏病死,九岁随叔父赴南洋,初进英文学校,继入方言传习所。毕业后,通晓多种语言,先后在吉隆坡、芙蓉、怡保、华都爷牙、丹戎马林各埠审判厅当传译员。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漫游南洋,张民达通过同盟会南洋组织负责人之一邓泽如的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成立,11月孙中山致函邓泽如委张民达以南洋英荷各属筹款事宜。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廿一条”,孙中山积极开展反帝活动,张民达东渡日本,在东京谒见孙中山,请为介绍到北京东交民巷使节团做侍役,伺机刺杀袁世凯,中山先生未予采纳。随即加入中华革命党,返南洋联络党人,进行筹饷工作。翌年张民达和侯山等一批青年华侨志士返国参加讨龙决死队员,自制炸弹,击龙於晏公街之商会门口,惜未命中。
1917年,孙中山先生南下护法,张民达复返国投效,在大元帅府随侍中山先生左右。同年11月15日,中山先生命海军炮轰观音山督军署,而海军总长程璧光拒不听命。1918年2月26日,张民达组织三人小组,刺杀程璧光于海珠码头。
1918年,张民达投入许崇智第二支队,1920年粤军回粤时,任许部五十七营营长,始崭露头角。
1920年,粤军回粤驱逐旧桂系。许崇智任右翼总指挥,由上杭、永定攻蕉岭、大埔,趋兴宁、梅县攻击前进,战事顺利进展。张民达抱病受命,攻克河源。1921年5月,张民达被升为第九旅十八团团长,奉命留韶关。
1921年,援闽粤军克复广州后,1920年11月,孙中山先生由上海回到广州,恢复军政府,并任非常大总统。6月,举兵“援桂”。张民达争先赴前线效命,率兵驰援,在良村与沈鸿英部接触,乘夜摸索前进,击溃阳朔之敌。
1921年12月,中山先生在桂林设大本营,筹划北伐、次年5月,到韶关督师北伐,张民达团为右翼先锋,从翁源攻江西之虔南、龙南、信丰、雩都,大小数十战,攻克赣川,逼近吉安。6月16日,陈烱明在广州称兵叛变,炮击总统府。北伐军闻讯,回师广东。这时,张民达曾接到诱降信件,他愤怒地写一“杀”字掷还,全团感动,表示随团长同生死、共患难,少有脱逃者。 10月12日进攻水口,张民达亲率部主攻,身先士卒,全歼敌人。东路讨贼军回粤改编为东路军,讨伐陈烱明。以许崇智为总司令,张民达擢升为第八旅旅长,叶剑英任该旅参谋长。
1923年2月1日,张民达率部向梅县、兴宁推进,到达梅县后,张民达身体有病返广州医病。5月9日,叛军林虎部队从揭阳入丰顺要地,言岭关失守。张民达闻知,带病驰返防地,率部星夜反攻,挫敌破关。
东征期间的战斗。张民达到达惠州新村,他先发制人,当晚夜袭痛击之,俘敌熊部三千余人,缴械千余支。8月24日,叛军分三路进犯,增城、博罗同时告急。张民达奉孙大元帅令,以全力攻平山以分博罗之敌,占领淡水,克平山。
1924年,建国粤军正式成立,以许崇智任总司令,张民达擢升为第二师师长,叶剑英为参谋长,辖二旅。第三旅旅长莫雄,第四旅旅长张民达兼。孙中山先生特别重视第二师,当时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决定在第二师成立-个独立营,叶剑英兼任该营营长。
4月,张民达受孙中山先生命,任两广盐务缉私处主任,严密巡缉。一时军队私收盐税,包庇走私之风大减,更重要的是成立了一个缉私营,拥有二十多艘舰只,成为一支江防力量。
1925年2月1日,广州革命政府举行第一次东征,分三路进攻,右翼由粤军许崇智担任,约一万余人,进取潮汕,张民达任前敌指挥,进展迅速。2月4日到达新墟村,拂晓揭开战幕,攻击敌熊略部,缴枪数百枝,俘虏数百人。2月5日晚进抵淡水城郊。2月7日(即正月元宵)攻破淡水,并击退敌人多次反扑,乘胜追击,直捣陈烱明窠穴海丰城。入城后,张民达师部进驻陈逆之“将军府”。二师乘胜猛追残敌,收复惠来、揭阳、潮阳,直抵汕头,张民达分兵向黄冈、饶平、潮州、梅县、蕉岭各地溃退之敌追击,将其重创。张民达为梅州绥靖督办,蒋介石为潮汕督办,目的在于稳定收复后之地方秩序,防止陈炯明残部之卷土重来。
1925年3月,张民达驻节蕉岭时,刘震寰、杨希闵在广州阴谋叛乱,企图夺取大元帅直辖之石井兵工厂,情势紧急,许崇智急电促张民达赴汕商议军事。张民达以时局急剧变化,赶赴汕头,打算在汕头晤许后回广州。不料,韩江发洪水,在湘子桥不幸覆舟殉难。1926年2月,张民达遗骸在潮州七都洞沙滩中被发现。随后由叶剑英报请,张民达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