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局长陆福廷(3)
辛亥革命网 2013-02-1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附:陇海铁路抗战胜利纪念章 (银,陇海铁路局长陆福廷赠)
陆福廷侍母至孝,有关他“断指奉母”的故事在故乡广为流传。有次母亲生病,福廷衣不解带,嘘寒问暖,不时问母亲想吃什么。母亲因病颇不耐烦,随口说了句“想吃你的肉”。未料想陆福廷果然断小指煮汤进奉母亲。母亲喝汤的时候问是何物,他诡对以“鸡爪”。可能是孝心感动天地,母亲的病竟得以痊愈。陆不仅能诗而且擅书,但因戎马倥偬,绝少作品问世,《南社丛刻》未见其诗文。青岛崂山白云洞有其《宿华严寺》题刻一首:夜宿华严寺,力疾访胜名。海潮聋耳啸,山月入帘青。永舰同游返,肩舆结伴行。白云洞口上,潺潺听泉声。该诗为陆福廷1933年10月与铁路协会代表团乘“永安号”游崂山时的诗作。
附:国民党中将陆福廷给富岭乡绅寿田公七十大寿撰写的寿文
二十三世寿田先生(1870-?讳廷范,字树畴。国学,增捐县丞)八秩开一大庆
先生字树畴,名廷范,为明经海门公(1834-1899)66岁,讳骧龙,字豫波。邑庠、充贡)次子。兄弟三:兄树德(1863-?);弟忝丞(1879-?,讳烈,又名廷烈。邑庠,道山校长、智新校长),邑秀才,毕业师范学堂,任小学校长。长男焕熊(1906-?,号梦垣),上海法学院法律科毕业,服务陇海合作社,卓著劳绩;次焕增(1912-1960,号广垣。智新高小、省保训合一干训班毕业),亦倜傥多才艺。孙培梁(1936-)、培炎(1938-),皆岐嶷可造。先生幼受庭训,善读书,能文词,不喜为时艺。年十八,遂决弃儒而就商。善观时尚,经营辄利市三倍。仍秉海门公学礼之训,积而能散,以为财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吝,但捐之必得其当耳!庚子岁(1900),永邑饥,倡平粜,全活贫民无算。辛亥(1911)鼎革,闾里不轨之徒从而骚动,先生与王绍经(1852-1927,字小鹤,号景生。邑庠、补增兼优行、补禀、举人)孝廉倡办民团,地方赖以靖。又锐意兴学,及利用厚生诸举,既设通智小学,乡前辈廖海航等暨令弟忝丞创办道山高等小学,先生更资助其成。抗战军兴,黄学周首创修复道山书院,营设农村合作社,俱公推先生为之主,此先生之治乡政照耀人耳目者。其余嘉言懿行足称者不可胜数。方先生之弃儒也,有为先生惜者,倘使先生一志肆力于时艺,取青紫驰骋名场,固自易事。然货殖屡中之术,莫得而售,无以裕仰事俯,蓄及子孙求学之资,且乡党所赖于先生,悉限于力而莫能举。孰得孰失,迄今思之,不待智者而知也!近岁福廷于役陪都,焕熊以先生年逾古稀,邮书乞文于余。窃维寿序之作,始于元之姚牧庵。而明代震川归氏为之较多,率刊入集。清湘乡曾氏非之,谓其失立言体要。然曾氏文集,亦刊寿序,多关人纪国故者,非如归氏仅序尊长朋旧之交亲情话也。窃以先生之志,生不逢时,所施于乡邑者如此。以视晚近大户,服官则淡然民瘼,经商惟孳孳(同孜孜)窖藏者,相去奚止倍蓰。知其克享盛名,实根纯厚之德,岂惟笃祜宜年已哉!因徇焕熊之请,不揣文字粗疏,远逊归氏,为之纪实,以示世人,并以表焕熊服务宣劳之一,秉乎家训,且期其来日设施更轶曩昔,益彰其世学。方今读曾湘乡之文多矣,倘不以余言为寻常颂祷之作也夫?谨序。
陆军中将 军事委员会铁道运输司令部陇海铁路管理局局长 世愚弟 陆福廷 顿首拜撰
陆军少将 军事委员会铁道运输司令部办公室主任 总务处处长 陇海铁路管理局总务处处长 世愚侄黄学周(广州大学经济科毕业)顿首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