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摘录 [投稿]
辛亥革命网 2013-01-11 00:00 来源:史籍 作者:孙中山 查看: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摘录
宫太傅爵中堂钧座:
敬禀者:窃文籍隶粤东,世居香邑,曾于香港考授英国医士。幼尝游学外洋,于泰西之语言文字,政治礼俗,与夫天算地舆之学,格物化学之理,皆略有所窥;而尤留心于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至于时局变迁之故,睦邻交际之宜,辄能洞其阃奥。当今光气日开,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政理之日,每欲以管见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之采。嗣以人微言轻,未敢遽达。比见国家备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快舰、飞机、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则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又有轺车四出,则外国之一举一动,亦无不周知。草野小民,生逢盛世,惟有逖听欢呼、闻风鼓舞而已,夫复何所指陈?然而犹有所言者,正欲于乘可为之时,以竭其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也。
窃尝闻之,昔我中堂经营乎海军、铁路也,尝唇为之焦,舌为之敝,苦心劳虑数十余年,然后成此北洋之一军、津关之一路。夫以中堂之勋名功业,任寄股肱,而又和易同众,行之尚如此其艰,其他可知矣。
窃维我中堂自中兴而后,经略南北洋,孜孜然以培育人才为急务。建学堂,招俊秀,聘西师而督课之,费巨款而不借。遇有一艺之成,一技之巧,则奖励倍加,如获至宝。诚以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心至苦而事至盛也。尝以无缘沾雨露之濡,叨桃李之植,深以为憾。顾文之生二十有八年矣,自成童就傅以至于今,未尝离学,虽未能为八股以博科名,工章句以邀时誉,然于圣贤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则无时不往复于胸中,于今之所谓西学者概已有所涉猎,而所谓专门之学亦已穷求其一矣。推中堂育才爱士之心,揆国家时势当务之急,如文者亦当在陶冶而收用之列,故不自知其驽下而敢求知于左右者,盖有概乎大局,嵩目时限,而不敢以岩穴自居者也。所谓乘可为之时,以竭愚夫之千虑,用以仰赞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渎清听,自附于谒者流,盖欲躬行而实践之,必求泽沛乎万民也。
文之先人躬耕数代······
伏维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