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四两拨千斤的“统战”对象·辛亥首义人(3)

辛亥革命网 2012-12-21 00:00 来源:《记忆首义之城》 作者:裴高才 朱芬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黎元洪何许人也?因他是湖北黄陂人的缘故,史称“黎黄陂”。他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曾身经甲午战争的腥风血雨,后成为张之洞推行新政的决

  当20世纪晨曦微露之际,历经200多年风雨沧桑的大清帝国,正步履蹒跚地走向其历史的尽头。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便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编练新式军队,北方直隶和南方武汉的两支陆军精锐因此脱颖而出。北方是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南方则是张之洞主持的“南洋新军”。

  自1906年以后,清廷所举行的历次军事演习(秋操)中,南北两支劲旅在各军中争领风骚,令中外刮目相看。特别是“南洋新军”,尽管它只是湖广地区的“地方军”,可是,在盛况空前的太湖秋操中,竟然将武装到牙齿的“中央军”——北洋军,打得三战皆北,因此被誉为新军之冠。而几次临阵指挥的南军统帅黎元洪,因此成了举国公认的“南洋名将”。 

  关于党人为何将一个“无党派人士”推出来当领袖,以往的资料往往说成是党人幼稚,或曰“群龙无首”不得已而为之。根据近年来发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及一些研究成果表明:“群龙无首”只是导火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推黎元洪出山是最佳的选择,而且湖北两大革命团体文学社与共进会早有预案。究其主要原因,大抵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黎氏是颇具“仁柔”情怀的“开明人士”,容易与党人合作。黎氏虽是行武出身,但他在私塾与新式学堂受过良好的中西教育,思想并不保守,有“开明谨厚”之誉。而且常常手不释卷,对文人当兵者非常器重,让其“因材得职”。而当时一大批革命党人都是从农村走出的知识分子:秀才、举人与留学生等,他们来到黎氏统辖的二十一混成协属下当兵,不少人在他的提携下,或被“转干”,或被保送军校,或被选送出国留学。接下来,这批人士大多成为辛亥首义的中流砥柱。

  其次,黎氏作为“南洋名将”的“人望”,是党人借以号召天下、威震清廷的重量级“统战”对象。当时党人最基本的革命目标很简单,那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排满革命。这样一来,使党人争取作为汉人知名人士的黎氏,成为可能。尤其是在立宪派的推动下,尽管晚清政府实行了君主立宪,但仍是皇族政府,排挤汉族官员。激起了立宪派与大多数汉族军政高官愤慨,再加上风起云涌的保路运动的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反清浪潮。而湖北新军的实力派人物黎元洪,因不愿与清廷湖广当局同流合污,总督瑞澂处处为难他,参劾他;军中的头号人物张彪给他穿小鞋。所有这些,让黎氏对当局心灰意冷。

  再次,加强统战,是总结了同盟会历次起义失败之后,作出的正确决策。反思同盟会与光复会领导的历次起义之所以失败,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仅仅是革命党人的单兵作战,没有建立可靠的同盟军。湖北两大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通过认真总结教训后认为,举黎督鄂不仅争取了一个革命对象,而且可以形成一支附和革命的同盟军。故他们于辛亥年首义前夕,不约而同地曾有推举黎元洪督鄂的动议。 

  由于上述动议是秘密进行,一般革命同志均不知晓,“无党派人士”黎元洪更是被蒙在鼓里。所以,武昌首义一举成功后,当党人逼他执掌军政府时,毫无思想准备的他自然会惊恐、焦虑、犹豫交织在一起……以致于在逼上梁山的前三天,他不划一策,形同木偶。

  三天后,黎元洪剃了辫子后当众宣布:“我前天未下决心,昨天也未下决心,今日上午还未下决心,这时我已下定决心了。众意难辞,自应受命;成败利钝,死生以之;决心革命,毋庸有贰!”

  实践证明,在武昌首义中,争取黎元洪与汤化龙的出山,不仅赢得当时颇有影响的立宪派的同情,也争取了一批汉族军政人员的支持,同时也促使西方列强在南北交战中保持“中立”……从而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军。

“黎元洪评传”首页影印件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