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老人郑乃炎

辛亥革命网 2013-08-28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方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山市旅港乡亲郑乃炎,同盟会老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年过八旬,仍不辞劳苦,为祖国统一奔走呼号,是一位为人敬重的爱国人士。,辛亥革

  中山市旅港乡亲郑乃炎,同盟会老会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年过八旬,仍不辞劳苦,为祖国统一奔走呼号,是一位为人敬重的爱国人士。

  郑乃炎(1896—1984),字君晃,濠头乡人,光绪卅四年(一九○八年)秀才,后弃文习武,于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再入湖北陆军中学和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在陆军小学时,郑与同期同学张云逸、邓演达和李仙根等,秘密参加了同盟会。

  一九一九年,郑在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所部任中校团副。一九二一年,转在粤军总司令部任副官长(司令是许崇智,蒋介石任参谋长);一九二二年陈炯明叛变,炮击总统府时,郑侍卫孙中山脱险并陪同移驻永丰舰。

  一九二六年,国民革命军北伐,郑在第二军(军长是朱培德)指挥部任人事课长,他奉命组建军官教导团,特邀请朱德任团长,自己兼教官,这期间郑与朱德朝夕相处,过从甚密。一九二七年五六月间,郑调到江西二湖任统税局长,离开教导团。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一九三二年日本又在上海发动军事侵略的“一二八”事变,驻上海的蔡廷锴部十九路军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的抵抗,郑乃炎到上海参加了这次抗日战争。他在十九路军独立旅任参谋长,当旅长负伤后,他代行指挥战斗。“一二八”事变后,蒋介石把在上海奋起抗战的十九路军调到福建反共前线,十九路军的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联全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一九三三年在福建成立抗日肥蒋的人民革命政府,郑参加了这次起义。失败肥,流亡港澳。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郑回国参加了“八一三”第二次淞沪抗日战争,且担任粤海师管区(罗定区)司令,第七战区第三挺进纵队参谋长,在粤海前线,抗击日寇。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以他年老为名,于一九四六年令其退役,在中兴船务行工作,定居香港。

  一九七二年,郑曾被邀往台湾参加辛亥革命六十周年纪念。然而,在老人的思绪中,始终忘不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眷恋,一九七四年,他排除了种种的谣传和偏见,打消顾虑,回广州主持幼女的婚礼,因而首次回大陆参观访问。回港且写了一篇《访穗述怀》,刊登在大公报,开头就表白了“谁无乡土之思,谁无民族之情”,他深刻写道“祖国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和体育卫生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信日益提高,大家都有感受,我已年逾八十,在我的记忆中,过去列强只识蚕食和瓜分中国的土地和资源,从来没象今天这样对我国的尊重。正是百年积弱一扫而光。”于是,郑的爱国热情,又高涨起来。一九七九年六月,郑在香港刊以《国共第三次全作的展望》为题著文,呼吁“以和为贵”,排除前怨,消除隔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一九七九年,郑访问北京,受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康克清的会见,有关方面负责人罗青长、童小鹏,以及他的友好张云逸夫人、蔡廷锴夫人、蒋光鼐夫人参加了会见和宴会。回港后他又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为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巨大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亦大大提高。……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计,应迅速开展第三次携手合作的谈判。”他还建议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庆典时,“国共双方应互派代表团共同庆祝,以增加此一庆祝活动气氛。国共第三次携手,此其时矣!”

  一九八一年,作为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郑乃炎应邀到北京参加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大会,更深刻体会到统一祖国的重大意义。 一九八二年七月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公开发表时,郑适在北京访问,立即撰文响应,他认为“廖承志信函,寓于世交深情,于公于私,尽忠尽孝,均属双全。”又云“吾今年九十有二矣,老一辈人,极盼早日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共同建设富强繁荣之祖国……千秋功过,系念于一瞬之间,望经国先生善而为之。”

  郑乃炎戎马一生,经历辛亥革命、北伐和抗日战争,以国为重,晚年又致力于促进国共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统一,不遗余力。他的爱国精神,至堪佩。一九领先四年九月,病逝香港,享年九十四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