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许国——陈与燊

辛亥革命网 2013-08-20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林伟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陈与燊,字愈心,侯官(令福州市区)人,宣统三年初,孙中山决定再在广州起义,与燊不顾即将毕业,毅然返闽参加。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被擒。

  陈与燊(1888—1911年),字愈心,侯官(令福州市区)人,生于光绪十四年。他秉性聪明,文笔快捷,且善口才。幼年由其父亲教读,13岁入侯官高等小学,受师长黄展云、方声涛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以推翻专制王朝,振兴中华为己任。他与同学陈可钧,陈更新相约以身许国,时称“三陈”,后又成为“十汉团”成员之一,别名“汉新”。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闽浙总督许应骙许法人来闽,开采邵武、建宁、汀州三府矿产,福州人民集会表示反对。与燊首先登台,痛陈其害,激起群众的义愤。许应骙见众怒难犯,只好取消此议。与燊曾为福建修筑铁路奔走筹款,后因官员腐败无能,未能办成,  日俄战争后,传闻清政府“割闽易辽”.福州各界在城内仓角头观我小学集会,与燊跃上台演讲,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全场听众无不动容。因不满清政府腐败,与燊和林觉民等创设“爱国社”,宣传革命宗旨。后又入报界,著论立说,抨击时政,言论激烈,被清政府勒令停刊。他加入“闽南救火会”,主编《调查录》。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与燊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时其父已死,舅父萨镇冰每月资助25元作为学费。此时,他加入同盟会十四支部,并草拟革命组织的章程制度。当时立宪派在东京锦辉馆聚会,鼓吹君主立宪,与燊和林觉民等相继登台驳斥立宪派梁启超的谬论,演讲中国非革命不可的道理,听众掌声雷动。宣统二年(1910年)夏,与燊拟创办《天声》月刊,鼓吹革命并揭露贪官污吏,遇事中阻,未曾付印,其《天声出世宣言书》手稿,后由邹鲁影印行世。

  宣统三年(1911年)初,孙中山决定再在广州起义,与燊不顾即将毕业,毅然返闽参加。二月上旬,经林森介绍,他与王孝总同往台湾,取林薇阁捐款三千元,以充军饷。有人以其体弱,劝其不要往广州参加起义,与燊说:“事若不成,诸君死,我何忍独生?”三月廿九日下午5时30分,他随黄兴攻入督署,后转战攻督练公所时,与清军水师提督李准部相遇,与燊奋勇力战,不幸左目中弹,身也受伤,终因寡不敌众,力尽被擒。四月初三日就义于广州大码头,临死不屈,神色自若,时年24岁。他在入广州前夕所写的绝命书,文辞壮烈,丹心耿耿。遗体葬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