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佬”程家柽(3)
辛亥革命网 2013-08-13 00:00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徐子健 张晴晴 查看:
帮助孙中山躲过劫难,但程家柽却暴露了自己。刘师培得知程家柽泄露了他的计谋之后,非常恼恨,于是派人将程家柽诱骗于僻隐之所,与北辉次郎、清藤幸七郎围攻殴打程家柽。幸亏警察闻声赶到,程家柽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医院检查,程家柽脑部被严重击伤,从此时常疼痛,记忆力为之锐减。而比头部受伤更令程家柽痛心的是,一些不知内情的革命青年,竟通过医院护士送信来辱骂程家柽这个“通敌叛党”的“无耻汉奸”,甚至还有人警告他,待他出院之后,再“食尔之肉,寝尔之皮”!程家柽苦笑着,向好友宋教仁表示,自己不怕为革命牺牲,唯怕死后落一个通敌叛党的汉奸罪名。
从叛徒和日本人手里捡回性命的程家柽没能真正脱险,因为担任军机大臣的袁世凯为表自己对清廷的忠心,将程家柽列入了追捕黑名单。东渡日本避难的程家柽对于袁世凯捕杀革命党人的行径,异常愤怒,撰写文章揭发痛骂袁世凯。
追捕不成反遭抨击,袁世凯恨得牙痒痒,于是派人前往日本暗杀程家柽,但前后四次都没能得逞,更有一次遭遇“策反”。袁世凯派一个人去日本追踪追杀程家柽,程家柽得知后,主动登门拜访,并向这个人讲述革命的重要性。结果这个人被感动,果断断绝与袁世凯的关系,转而支持革命——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新剧大家的刘麟。
从事革命事业,就是跟袁世凯为敌;报纸上撰文抨击袁世凯,更是引火烧身;而多次逃脱袁世凯安排的追杀,直接点燃了袁世凯心中的仇恨。如此“斑斑劣迹”的程家柽,已经成为袁世凯最难受的肉中刺,不拔不快。
肆
宏伟计划胎死腹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革命风暴席卷全国。
程家柽综合分析各方形势,有了攻打北京的打算。程家柽立即联系上驻防保定的同盟会会员吴禄贞(吴的身份是陆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又去策动陆军第二十镇张绍曾的部队、山西娘子关的守卫部队参与起义。程家柽和大家商量之后,计划在11月15日由吴禄贞等人率部攻打东直门、西直门,而程家柽带人在城内响应,一举占领首都,完成“中央革命”。
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计划!但人算不如天算。吴禄贞在11月7日被袁世凯派人刺杀身亡,革命主力瓦解,起义遂成泡影。事后程家柽抱头痛哭,他的精心谋划毁于一旦。
那个特定时期,时局变换之快超过了多数人的想象!
1912年2月12日,裕隆太后宣布清帝退位,程家柽认为大局已定,遂急流勇退,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休宁,他想在美丽的山水之间过个太平日子。
但袁世凯再次将他拉了出来。1913年,袁世凯谋刺宋教仁于上海车站,并暴露出当皇帝的野心。
孙中山从“宋案”血的教训中看清袁世凯的嘴脸,完全抛弃对袁世凯的幻想,组织讨袁军讨伐袁世凯。而对袁世凯丑恶行径怒不可遏的程家柽愤然出山,不顾个人安危赶赴北京,在敌人的心脏策动反袁行动。
“二次革命”失败后,程家柽坚持留在北京,一边继续参与主持《国风日报》,刊出大量揭发刺杀宋教仁真相的文章,抨击袁世凯卖国、独裁罪行,揭露袁世凯梦想称帝的野心;一边集结了2000多名同志,组织“铁血团”,散布于京城来刺杀袁世凯,并联合城外军马数万人,希望凭借此举达到内外夹击之效。
有好友劝说程家柽离开京城这个最危险的地方,但他却说:“我与袁势不两立,我不杀贼,必为贼杀!”
为了刺杀袁世凯,程家柽甚至设法买通了袁府的厨师,准备投毒于饮膳之中,来除掉袁世凯。不料,计划泄露,程家柽因此遭逮捕。对簿公堂时,程家柽正气凛然,大声历数袁氏的各种罪状,令判官大惊失色。袁世凯得知后,咬牙切齿地说:“程某乎,无论有罪无罪,均须杀之!”
1914年9月23日,程家柽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仅40岁。
“毕生以事斯”,这一朵辛亥革命时期的奇葩,将一生交给了革命事业。
志士简介
程家柽(1874—1914),字韵生,润森,安徽休宁人。后考入两湖书院,1899年被选送日本官费留学,结识孙中山。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等人一起起草同盟会章程。创办《国民报》,宣传革命,反对清朝统治。1906年回国,策动革命。1914年在京被袁世凯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