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员著名漫画家钱病鹤(2)
辛亥革命网 2013-08-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这里,讲的都是旧时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或自天津腾达发迹,或曾寓居津门,或者干脆就是生于斯逝于斯的天津人。他们是袁世凯、张勋、曹锟、曹汝霖和陆宗舆。有师如此,弟子也有师风,钱病鹤的学生孙雪泥,喜作漫画他所办的刊物《笑画》,多为漫画。曹锟贿选大总统,凡国会议员投他票的,每票送五千元。不久,《笑画》上登载圣诞老人,并附有说明:“圣诞公公,风闻中国猪飞涨.每头价值五千元。今年圣诞节,他带了许多外国猪仔到中国来做投机生意。”可谓极尽讽刺的能事。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1859年生,河南项城人。天津是他政治生涯的发祥地。1895年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从此成为北洋军阀的开山祖。1897年任直隶按察使。1898年叛卖维新派,为慈禧太后升赏。1899年升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经营多年。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1911年辛亥革命后,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的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2月31日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即皇帝位。
袁世凯称帝,举国同诛共讨,一致反对。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是年6月6日,于恐惧绝望之中呜呼哀哉。算起来,他只做了83天的短命皇帝。一个叱咤风云并曾掌控中国命运的政治人物,一个督津时间或也干过正事儿的半拉“天津老乡”,终以“窃国大盗”的结论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并留下了不少的漫画形象。
1913年起,著名漫画家钱病鹤(1878至1944)依“沐猴而冠”成语创作出一百幅《老猿百态》(也称《猿政府外史》)在《民权画报》连续刊登。《老猿百态》这套多达102幅的漫画组画是最全面、最系统的大型讨袁漫画。按照内容,这些作品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揭露袁氏罪恶,,如《借款签字》、《共和新梦》、《饮人膏血》、《刀大杀人多》、《杀人卖国》、《万人唾骂》、《义旗所指,矢向独夫》《傀儡》、《袁世凯骑木马》画出了袁世凯受帝国主义操纵,动而不进、假革命、真夺权的阴谋。等,一方面反映轰轰烈烈的全国人民“讨袁”斗争,影响深广,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如《闻风响应》、《首先起义》、《兵下江西》《运动·运动·运动——不可错过改组内阁好机会》刻画出袁氏左右政局、网罗党羽的政治伎俩。《中央梦》和《不离根本》则较早地披露了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破坏共和、为早登皇帝宝座而处心积虑的窃国野心。袁世凯当政,这么多漫画讽袁、反袁,一方面折射出袁氏的不得人心、天人共愤,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漫画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锐利功能及其战斗性,给漫画艺术宝库留下了丰实宝贵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孙中山发动的企图以武力制服袁世凯的“二次革命”,颂扬了江西、江苏、山东、湖北等省的讨袁义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猿百态》既是以漫画形式出现的讨袁檄文,也是当时的讨袁斗争史。作品揭露和讽刺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及时配合和记录了当时全国人民的讨袁斗争,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和揭露袁氏的可耻下场的。从艺术上看,钱病鹤巧妙地使用比喻和谐音,是这组漫画成功的关键。作者把袁世凯比作“猿”,一方面因为“猿”与“袁”谐音,另一方面,也因为袁世凯与猿猴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比如阴险狡猾、诡计多端等。从形式上看,漫画组画的每一幅既可单独存在,又能够在同一个主题的统领下形成一个整体。在民国初年这一中国现代漫画的幼年期,就能出现这样高水平的漫画组画,这的确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本漫画集出版后,有关人员曾遭到袁政府的迫害。如为书作序的邓家彦入狱达半年之久;题写书名的周浩被迫亡命国外;钱病鹤则在朋友帮助下避走他乡,直到袁世凯死后才又回到《民国日报》当编辑。
钱病鹤作的《自作孽,不可活》,可算作《老猿百态》的“续集”。袁世凯死后,担任安徽督军的张勋组织成立十三省同盟,于1917年6月率兵入北京,逼走总统黎元洪,7月1日宣布拥溥仪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这幅画中被打翻在地的张勋的头上便拖着一条长辫子。本来妄图复辟的他这时反被一块写有“万岁”字样的双龙碑压在自己身上,碑座上书“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正如画题所说“自作孽,不可活”,张勋受到漫画家的嘲讽和嘲弄。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局十分混乱,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列强乘虚而入,加紧侵吞中国。钱病鹤作的《快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出来》准确地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以来严峻的国内形势,这幅漫画作品将“民国”比喻为一棵大树,树中隐藏着许多危害大树的“害虫”。这些“害虫”身着军阀或清朝服饰。怎样除掉“害虫”呢?要靠啄木鸟!画家把以孙中山为首的“义军”画成一只啄木鸟,它正在将这些“害虫”一个个捉出来,力求挽救“民国”这棵已经被蛀食得千疮百孔的大树,让大树茁壮成长。作品既有对反动军阀封建势力的揭露,又有对革命力量的颂扬,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立场。
发表于1917年《民国日报》的《北京新出独脚戏》,是讽刺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段祺瑞的。段祺瑞1912至1916年历任北京政府陆军总长、参谋总长、国务总理。袁世凯死后,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以国务总理身份把持北洋军阀政府。1917年段祺瑞组织“内阁”时,“内阁”中的陆军、海军、财政、外交、交通、内政等部门的官员因分赃不均而纷纷闹辞职,于是他只好手忙脚乱地一个人唱独脚戏。这幅讽刺漫画便是描绘他当时的尴尬丑态。画面上表示北洋军阀政府的楼阁架子上有“段内阁”字样,而唱独脚戏所用的各种锣鼓家什上均注明“陆”、“海”、“财”、“内”、“交”等部门的名称。画上方题词道:“贿通无赖,激成逆潮,旧侣尽辞朝;九般乐器一人敲,手忙脚乱,舌敝唇焦,引得旁观笑断腰。”这种诗词与画面配合表达作品主题的形式,显然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和幽默感,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钱病鹤作品举例:
钱病鹤绘《病鹤丛画》四卷(影印本)民国12年(1923)上海会文堂,再版4册线装。民国《病鹤丛画》立笵第二(一册,名将彚传,画人小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