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志士王林肯

辛亥革命网 2013-08-08 00:00 来源:潍坊晚报 作者:孙锦 韩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高密曾经有这样一名同盟会早期会员。1909年,他在家乡创办公学闹学潮,反抗清廷的腐败统治。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举义响

  在高密曾经有这样一名同盟会早期会员。1909年,他在家乡创办公学闹学潮,反抗清廷的腐败统治。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举义响应,他毅然弃学,从外地返回高密,与其他同盟会员一起密谋独立,独立失败后他又参加了诸城的举义活动。1916年,袁世凯公然恢复帝制激起众愤,孙中山命令居正指挥的革命军各部讨袁,他又率兵攻入高密城,再次宣布独立。高密两次宣布独立,是山东近代革命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在高密这两次起义独立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一生都是在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战,在推翻清廷、抗日救国和解放战争中,我们都看到他英勇的身影。他就是因仰慕美国政治家林肯而改名的王林肯。

  办公学闹学潮,调查揭露“孔子借钱案”

  1909年,同盟会员王林肯、唐寿先等在高密康庄创办了一所公学,名字叫做英林公学。当时,发动学生闹学潮成为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在高密发生的“孔子借钱案”,便是王林肯和当地同盟会员借反贪污发动的学潮。

  在高密市档案馆提供的一份资料上记载,1908年,县学教谕兼任高等小学堂堂长尹曰遴与劣绅张某、傅某相互勾结作弊贪污。尹曰遴以孔子名义立借据向学堂借钱,张某代字,傅某作见证人。所立借据上说:“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因屋漏抱愧岁修缺费,屡经告贷,今蒙绅董关说,由高等小学堂借出京钱五百吊整,以济困穷,并蒙绅董赦却利息。如此周急,实深铭感,断不敢久假不归,以羞庙貌。恐后无凭,立字存证。”此事被王林肯发觉,将借据取出。全县新学界即推举代表向曲阜“衍圣公”及山东当局提出控诉,利用对这件丑事的揭露,打击了统治者的爪牙。

  这个勇于调查揭露“孔子借钱案”的王林肯是何许人也?王林肯,原名王麟阁,后因仰慕美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农奴解放者林肯,遂改名为王林肯。他1888年生于高密县王家苓芝村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1906年,他考入高密县高等小学堂,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高等小学毕业后,王林肯联合盟友唐寿先等到康庄创办英林小学,并以学校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买通清军按兵不动,高密独立无一伤亡

  1911年,王林肯考入山东中等工业学堂预科,毕业后,又转入染织本科继续学习。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山东同盟会决定在济南、烟台等地组织起义。王林肯毅然弃学,赴青岛的震旦公学同盟会,参加策划高密、即墨、诸城、青州的独立,并分担高、诸、青三县的独立任务。当时以青岛为中心的同盟会组织决定兵分三路发起进攻:一路进攻即墨;一路进攻青州;一路由王林肯、班麟书、吴鸣岐、邵麟勋、马海峤、庄秉真等负责进攻高密。

  由于即墨和青州接连进行了独立活动,胶济铁路沿线的清军严加戒备,因此高密的独立不得不暂缓进行。为了使高密独立取得成功,王林肯首先带领两名会员潜入高密城中,摸清敌情。当时,高密南关驻满清陆军一个连,由王林肯暗中运动成熟,允许发一个月的饷,在举义时该部按兵不动。他随身带的钱不够,遂向开明富绅朋友张伯铭募了四百两银子,付清协议款。

  把这一切安排妥当后,王林肯一面安排同他一起的两名同盟会员预先在东门内埋伏,届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一面回青岛引领起义军,按计划举行起义。

  1912年1月27日夜,班麟书等10多名同志从青岛乘火车直奔高密城。一到东门,埋伏在劝学所的同志便打开城门,他们迅速闯进县衙,进行突然袭击。知县王鉴清吓得狼狈逃窜。革命军在无一伤亡的情况下占领了县衙,立即宣布高密脱离清廷,实行独立。驻扎在昌邑的清军张树元得悉高密独立,立即调兵前去镇压。由于双方力量悬殊,为了避敌锋芒,保存实力,王林肯与班麟书等计议,主动放弃高密,撤至诸城,与青州方面军会合。两支革命军在诸城五里堡会师后,对攻克诸城进行了策划。

  二次革命中率众攻入高密城,宣布独立

  诸城独立失败后,清军大肆捕杀革命党人,王林肯因当时尚未剪掉发辫,得以当日晚间混在群众中出城脱险,回济南继续读书。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大肆捕杀革命党人,时任山东省议会议员的王林肯也在通缉之列。他先是流亡济宁等地,后又返回高密,避难于同盟会会员梁昆玉家中,幸免于难。后来,他辗转到孙中山委任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指挥下的第二师任军需处长。

  1916年,袁世凯公然恢复帝制,激起了举国上下的愤怒声讨和反对。孙中山命令居正指挥的革命军各部讨袁。王林肯协同山东革命军第二师师长吕子人首先攻下了潍县,又转攻高密。5月9日,革命军攻打高密的战斗正式打响,因敌军守备严密,攻城而受挫。敌军组织反扑,革命军兵力不支,情况十分危急。进退维谷之际,去青岛取军火的王林肯于夜间带队赶到,下车后即带领援军绕至敌人守备空虚的西南门,突然发起猛攻,一举攻破城门,冲杀进去。经过浴血奋战,王林肯带领的援军打垮了守城的敌军,再次宣布高密独立,实行自治。

  革命军进城后,王林肯协助吕子人出布告,安民心,释放囚犯,平粜仓谷,随之召开议会,恢复自治,办教育,兴实业。

  陈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兴奋不已

  王林肯是地下国民党员,在国共合作期间,他积极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北伐后,蒋介石背叛革命,王林肯即公开反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在国民党实行党员重新登记时,拒绝登记,自动退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七七事变爆发后,王林肯又组织抗日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

  1944年,王林肯携全家到达解放区,在五莲县洪家茔子见到了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王林肯被任命为山东分局高级参议。此时,日寇仍然在垂死挣扎,继续进攻解放区。为巩固根据地,省军区派王林肯与马保衡一起组建诸城、高密、安丘三县办事处。王林肯任主任,马保衡任党委书记。王林肯利用他的影响,在争取地方杂牌军队反正抗日作出了积极贡献。日军投降后,诸城、高密、安丘三县办事处撤销,王林肯被调至中共中央华东局参议室任秘书长。

  王林肯参加八路军后,便逐渐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一天,他在与马保衡谈论人生前途和理想时,心有感悟,随即兴赋诗一首:“叮咛遗嘱邹韬奋,快慰平生范老枢。同道为朋君子事,藐躬应自笑吹竽。”此诗表达了他想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心愿。

  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同志看了王林肯的诗稿,对他的人生理想追求深表理解和赞许。在与王林肯做过多次深入交谈后,他于1946年7月与刘冠一一起,介绍王林肯加入了共产党。当王林肯得知党组织批准他入党的消息后,兴奋地说:“多蒙陈毅同志理解我的心,使我终于学到了范老暮年活着入党,不必像邹老那样,活着耿耿此心,幸乞垂察了。”

  建国后,王林肯被选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历任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第二届副主席、省文史馆副馆长、民革山东省副主委等职,1960年6月24日因病在济南逝世。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