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创建先驱之一——蒋衍升

辛亥革命网 2013-12-05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张元彪;张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蒋衍升,字锡蕃,又字洗凡,1882年4月生于博山报恩寺,早年与孙中山、丁惟汾等在日本创立同盟会,并担任重要职务,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活

  蒋衍升,字锡蕃,又字洗凡,1882年4月生于博山报恩寺,早年与孙中山、丁惟汾等在日本创立同盟会,并担任重要职务,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蒋洗凡出身于诗书世家。蒋氏族谱载:博山蒋氏一族始于湖南长沙。明成祖时入益都籍。始祖蒋思文,字仲德,进士,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嘉议大夫,左迁青州府同知。生子蒋明为蒋氏一世祖,明天顺年间避难益都孝妇乡颜神镇。蒋洗凡之祖父蒋其鸾,字青甫,号仙舫,己酉科举人,曾任浙江省潜山县知县。其父蒋幼舫,文化水平较高。母李氏,系国民党财政部部长孔祥熙秘书李毓万之姑母。洗凡自幼聪明好学,十几岁考中秀才。废科举后,肄业于山东省师范学堂。在求学期间,与徐宝田、张季元等在博山考院旧址创办高等小学堂,培养学生达数百人。

  1905年秋,洗凡被选送到日本弘文学院留学,以后转入日本明治大学法政专科就读。洗凡学习成绩优异,待人诚恳,在校很有威信。赴日不久,鉴于列强瓜分中国,清廷卖国求荣,他感慨万分,刺指血书:“不清中原,有如此血!”并咏“意气塞两间,肝胆照千古”,众同学为之激励。

  光绪三十一年秋八月,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山东留日学生徐镜心、丁惟汾、蒋洗凡、齐树堂、刘鸿焘、彭占元、张传一、王善谟、赵踵先等十余人先后参加。前曾有人持观望态度,自蒋洗凡加入同盟会后,中国留日学生奔走相告:“蒋君加盟矣”。在他的影响下,纷纷加入同盟会。当时入会者必先写《誓约》,宣誓时,举右手,读《誓约》。其辞曰:联盟人某某,某省、某府县人。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有逾此盟,任众处罚”。下署同盟会员某某,天运某年某月某日。同盟会还有秘密联系暗语。问:“何处人?”答:“汉人。”问:“何物?”答:“中国物。”问:“何事?”答:“为天下事。”始建国号为:“中华民国”。党旗为“青天白日旗”。是年冬,因清室要求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日学生组织,欲禁党人,同盟会遂召开全党代表大会,大会决定组织各省留日学生与清廷进行斗争,丁惟汾、蒋洗凡作为山东代表出席大会。

  同盟会成立后,十分重视宣传。孙中山先生常对会员们说:兵力不能使人心服,使人人效死于革命,须于主义之传播。所以同盟会机关创办了《民报》,同盟会山东分会办了《晨钟》周刊。都是积极宣传孙中山先生反清抗清,救国救民的主张,痛斥清政府贪污腐败罪行,对国内革命影响极大。《晨钟》周刊是丁惟汾、蒋洗凡等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洗凡任总编辑,于庚樟、孙柳溪等任编辑。江苏人刘汉民是《民报》编辑,比较有名气,也常为《晨钟》杂志撰稿。后《晨钟》杂志遭到禁止。

  1911年春,同盟会召开中国国民会议,公选洗凡等6人为代表,回国组织模范体操团,总部设于上海,由洗凡负责联络各省革命党人,训练骨干,为推翻满清王朝做准备。同盟会会员陈其美、谭人凤等人,往来上海,路费盘缠,均由洗凡设法付给。蒋洗凡以身许国,经济困难时甚至典当自己的衣物。辛亥革命起义后,各省相继独立,洗凡与部分革命党人在济南策动山东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但仅隔数日,孙宝琦又反悔,取消独立,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此时,同盟会山东分会又派洗凡为代表赴上海与沪督陈其美计划军事,约以应援,以达到促使山东独立的目的。不久,山东烟台革命党人起义,成立军政府。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南京政府委派胡瑛(经武)任鲁督。当时,胡瑛另有政务,先由杜潜代理。洗凡任秘书长,与杜潜同往烟台。洗凡亲自组建督府,并创办《东亚日报》,自任总编辑,宣传民主共和。杜潜在军事、民政方面多与洗凡商量,时社会秩序井然,市肆无惊,人民安居乐业。督府成立不久,奸商对禁止鸦片不满,暗中收买降将虞际唐(克昌),出兵围攻督府,迫使杜潜辞职,在紧急情况下,杜潜不得不逃避到登州,市民为之惶恐不安。洗凡平素宽厚待人,市民攀辕慰留,虞亦力请洗凡留烟台,以服民心。洗凡乃暂留以俟胡瑛,故未遽离。当时形势岌岌可危,洗凡雄才大略,指挥若定,终使大局转危为安,叛军扰而复肃,胡瑛至烟台,叛乱平息,囚禁虞际唐,夺其军权,洗凡仍任秘书长。及议和成,胡瑛去北京,洗凡留烟台处理善后事宜,无不妥当。正当此时,周自齐奉袁氏之命督鲁,因洗凡素孚众望,预留用之,聘为高等顾问,洗凡不愿就任;又委为民政司司长,亦遭拒绝。及同盟会改为国民党,洗凡被选为理事,任山东支部长,负责全省党务。并任山东稽勋局局长。

  1912年9月,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务,视察山东后出国,由徐静心、刘冠三、蒋洗凡三人陪同护送,此事有照片存世。

  1913年,袁世凯依仗帝国主义势力,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实行独裁专制,暗杀国民党人,准备以武力扑灭革命势力。是年11月3日宣布解散国民党,各省支部一律解散。11月7日,鲁督靳云鹏派兵包围省党部,勒令解散,众人甚惧,洗凡从容镇定,以理相对,围兵相顾无言,莫敢加以非礼,党人由是获全。支部解散后,洗凡遂回博山隐居。

  回乡后,蒋洗凡潜心于地方史料的挖掘征集工作。民国二年,邀集高秉坊、崔叶三、韩夫挺、王凤藻、徐宝田等先生发起续修《博山县志》。“民国二年邑革命先进蒋洗凡先生遁迹家居时,曾一度修纂县志,秉坊与崔叶三、韩夫挺、王采如诸先生均与於是役,属稿待定,而洗凡先生即逝,秉坊亦出而求学,未竟斯愿。今根据旧志援古证今,合力重修,即洗凡先生及秉坊等前修之稿,亦得以参订其间”。

  1914年春,徐镜心被袁氏杀害,鲁督靳云鹏乘机暗派侦伺,四处搜捕党人,蒋洗凡是他们的重点目标之一。当时博山县令丁惟椽(丁惟汾之弟),在各方面尽力周旋关照,因而蒋没受迫害。同年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胶济铁路,一些日本浪人集结博山,气势汹汹,强迫当局将县城迁出。乡人请洗凡去同浪人交涉。蒋义正言辞,据理而争,使日本人不敢为所欲为,搬迁之议遂罢。

  1915年(民国四年)春,洗凡因患猩红热病在故乡博山辞世,年仅34岁。《博山县志·艺文志》记他“少倜傥有大志,诗文超拔”。著有《日出处旅行小志》一卷、《东瀛读书记》15卷、《春日山行记》一卷。《博山乡土志》一卷藏于家。

  洗凡先生兄弟三人,二弟在先生病中探视,也被染上猩红热,回家先逝于洗凡。三弟衍麟,字敦鲁,系早期中共党员,有女名杏春,适林森侄子林祥光。洗凡先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均患猩红热亡故。洗凡妻博山徐氏不信传染病之说,在夫、子、女患病去世之后,竟无恙。随小叔、弟媳度日,以种菜、收取微量房租为生计,活到70多岁。

  洗凡先生去世后,有国民党军队来博山报恩寺洗凡故居搜查,进门见到洗凡先生与中山先生合影,大吃一惊,急命撤退,带兵军官倒退出门而去。

  博山文史委蒋又新先生曾为洗凡先生抄录过《日出处小志》书稿,后来手稿在战乱中遗散,当时又新先生年幼,只知代抄,不知此稿价值,抄完交付即毕,后亦没再见到。据又新先生回忆:大伯蒋洗凡让我在大街报恩寺小楼上为他抄写的,他看我写字很正规,即让我抄,我用小楷繁体字工工整整抄了两本,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抄完,全是用毛笔抄写大约有一百多页。当时年轻,对书稿内容不甚关心,记忆不多。之后马传政先生将国育东、王采如、马温如先生等人传抄下来的洗凡先生《日出处小吟》手抄稿付与文史委员昃如川、钱龙辂等先生阅订,乃使我们重读此书,实一幸事。

  1916年(民国五年),驻周村的山东护国军都督吴大洲和老同盟会员平度陈干将军专程到博山,为洗凡行祭礼,并为建立墓碑,上镌“缔结民国志士蒋君洗凡之墓”。墓碑系砖楼样式。后来被拆,由蒋氏后人迁往西山蒋氏新茔,只有小土坟可资寻记。为了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博山区政协曾由王钦佩副主席带队前往日照涛雒丁惟芬故乡,寻访蒋洗凡事迹,收获颇丰。后区政府塑洗凡先生塑像立于博山世纪广场。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