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宝珊将军的辛亥革命岁月(2)

辛亥革命网 2013-11-18 00:00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雷媛 牛娅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00年前,他作为“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一名小兵”,勇敢地投入了攻打清政府伊犁将军署等战斗中;100年后,他作为辛亥革命的参加者之一,被

  1909年的冬天,杨瓒绪的这支新军抵达了伊犁。

  “起初,我是新军协统杨瓒绪部下的士兵,后来因我粗通文字,提为司书。这时,我年十五,但已有富国强兵的爱国思想,对于清政府的残暴腐败感到不满,而对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运动和革命党人的屡次起义,则敬佩不已。”邓宝珊在《伊犁革命回忆录》中自述。

  1910年7月,邓宝珊和伊犁同盟会负责人冯特民相识并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时,17岁的邓宝珊已经成长为一位年轻能干而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革命中的勇敢战士

  在新疆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是由革命党人刘先俊等发起的起义。据邓宝珊《伊犁革命回忆录》记述,在武昌首义的枪声打响后的两个月,革命党人刘先俊、田昔年等联合哥老会在迪化(乌鲁木齐)首先响应起义,起义军进攻清廷抚台衙门时,受挫而使得起义失败了。

  1912年1月7日,推翻清政府在新疆统治的伊犁起义爆发了。

  当时,身为新军司书的邓宝珊随同李辅黄一部,攻打伊犁将军府所在地惠远城东关。

  在此役中,邓宝珊出众的军事才能得以显现,随后,他从司书擢升为参谋。

  上了通缉的黑名单

  在伊犁革命军与清军对峙乌苏期间,清朝末代皇帝宣统退位,袁世凯爬上了大总统宝座,他电令新疆巡抚袁大化改称都督,和伊犁临时都督府停战议和。后来,杨增新继袁大化接任新疆都督。杨是一个善于权术的阴谋家,按照邓宝珊在《伊犁革命回忆录》中的原话,“由于当时革命党人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使他在混乱中窃据了新疆都督的职位。”到1913年,袁世凯在各地屠杀革命党人时,杨增新就暴露了本来面目,在新疆大肆残杀革命人士。

  邓宝珊这三个字,就排在敌人那一个长长的黑名单的前几名。

  “我当时也在被缉拿之列,在伊犁实难立足,遂从惠远出逃,避入俄领事馆,拿着俄国护照,经霍尔果斯取道西伯利亚,回到京津……”邓宝珊在《伊犁革命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出走伊犁的经过。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劲的《邓宝珊传》记述,邓宝珊离开伊犁后,杨增新收买的原伊犁革命军营长马得元搜罗纠集了一些反动军人哗变,冯特民、李辅黄等二十多名革命志士遭到残酷杀害,烈士们的头颅被挂在伊犁惠远城的大街上示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