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仲:倾其所有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3-09-13 00:00 来源:珠海特区报 作者:张东明 雁行 查看:
郑仲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的首批会员,曾与孙中山、孙眉义结金兰,倾其所有支持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郑仲这个名字并不显赫夺目,但他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助推作用不容忽视。
人物简介:
郑仲(1850-1922),又名汝仲,字锟贤,号侣忠。南屏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境贫困,远渡重洋去檀香山谋生,在檀岛颇有名望。清光绪四年(1878),孙中山随母到檀香山孙眉处求学,结识郑仲。清光绪二十年(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郑仲与孙眉率先参加,是最早的兴中会会员之一。之后,孙中山几番到檀岛进行宣传筹款活动,均得到郑仲与孙眉的大力支持。由于革命志趣相投,郑仲与孙眉、孙中山义结兄弟。自此,郑仲对革命更为倾心。1922年春,郑仲在家乡病逝。
说服孙眉支持孙中山
少年时因家境贫困,郑仲被迫漂洋过海去美国檀香山谋生。经十多年的辛劳,他有了不少积蓄,于是与孙眉(孙中山胞兄)在当地合办一畜牧场,规模很大,拥有牛羊等畜类一万余头,同时还做一些其他买卖,收入不菲,在檀香山颇有名望。
1878年,孙中山随母到檀香山投靠孙眉,并在当地求学,通过孙眉认识了郑仲。1886年,孙中山回国,先后在广州、香港、澳门一边求学,一边行医,并致力于政治活动。1894年,孙中山再次来到檀香山,集结当地革命同志,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郑仲与孙眉率先参加,为最早的兴中会会员之一,这在冯自由所著的《兴中会时期的革命同志》一文中有所披露。据传,当孙中山初到檀香山宣传革命时,其兄孙眉曾极力反对,劝说孙中山放弃政治活动,协助他经商,并以不资助经济相威胁,但孙中山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郑仲得知后,一方面以财力资助孙中山,一方面说服孙眉支持孙中山的正义事业。经过耐心劝说,孙眉才改变看法。
之后,孙中山几次到檀香山宣传筹款活动,均得到孙眉和郑仲的大力支持。由于革命志趣相投,郑仲遂与孙眉、孙中山效法古人,共结“金兰之交”。郑仲最长,大孙眉四岁,称大哥,孙眉及次,孙中山居末。当时三人还签署了“金兰谱”,可惜在日寇侵占南屏时,郑仲后人恐日军搜得而遭其害,故将这些珍贵遗物悉数销毁,没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