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华侨志士陈景华革命事略

辛亥革命网 2013-09-09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芳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武昌起义后,广东宣告独立,成立军政府,举胡汉民为都督,从暹罗回国参加革命的同盟会暹罗分会负责人陈景华,先任民政部长,后调充

  辛亥武昌起义后,广东宣告独立,成立军政府,举胡汉民为都督,从暹罗回国参加革命的同盟会暹罗分会负责人陈景华,先任民政部长,后调充警察厅长。广州处在新旧交替之际,不法之徒,乘机蠢动;开进广州的各路民军,其中不少风纪败坏,扰乱社会,民间不胜其苦。陈景华为了收拾这个混乱局面,确保治安,实行重典治乱,不论窃窃匪盗贼,以至民军中为非作歹的官兵,坚决严惩法办,有杀无赦,使社会秩序恢复,人心安定。当年广州人对陈景华的治乱政绩,是人深刻印象的。“二次革命”失败后,陈景华被军阀龙济光杀害,以身殉职。与廖仲恺、朱执信等同时成为“民元后革命殉义的同志”。

  陈景华,字鹿畦,又作陆逵,香山县(今中山市)恭常都南屏乡(今属珠海市)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戊子科第十五名举人,任广西贵县知县(香山县志续篇卷九选举表),后调任贺县、桂平县知县。1903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为了镇压人民反清斗争,将招抚的土匪陆显派往桂平侦查情况,陆盛气凌人,陈景华大怒之下,将陆杀之。岑闻讯,将陈革职,准备处决。陈在其弟陈自觉(后也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帮助下,出走暹罗。

  陈景华到暹罗后,在报馆任主笔,结交了爱国华侨萧佛成(陈济棠同蒋介石对抗时,任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二人都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的主张。1906年,他们创办了《美南日报》 (后易名为《湄南日报》),传播革命言论,鼓动桥胞反清的爱国意识。当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派正同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保救大清光绪黄帝会”保黄党展开两条对立路线的大论战,从美洲而日本扩展到南洋一带,保皇党乘《湄南日报》经济困难,拉拢了一些员工,将《湄南日报》夺过去。陈景华志切革命,并不罢休,又同萧佛成再创办了《华暹日报》,积极宣传革命,激发侨胞爱国热情。

  自1905年中国同盟会组织,谐胡汉民等到暹罗活动,箫、陈发动侨胞数百人在中华会馆集会热烈欢迎,并举动演讲会,孙中山在会上宣传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同时成立了同盟会暹罗分会,以萧佛成为会长,陈景华任书记,暹罗分会会址就设在《华暹日报》社内。从此,在同保皇毒焰于各地”的号召,以其凌厉的文笔,在《华暹日报》发表文章,驳诉保皇党所谓“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无耻论调,揭露他们伪装革命的鬼或计量。在这个时候,《华暹日报》同南洋的《中兴日报》、缅甸的《仰光日报》一起,大陆保皇毒焰,使保皇党的假革命面目在南洋一带无所巡行,提高广大华侨的革命意识,此外,陈景华还极力为当时国内各地的武装起义筹款,运送枪械弹药和有关物资。

  同盟会在湘、桂、粤等省成立分会以后,各地反清起义,如火如茶。陈景华满腔革命豪情,时刻准备回国参加革命。1909年,乘其连禁香港太古洋行买办莫藻泉推荐在来往省港的佛山轮船任买办的机会,从暹罗到香港,但陈在广西桂平县任内杀了陆显事,被清政府通缉,不能随船来往省港,故所任佛山轮船买办,只是个挂名,这有利他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是时其弟陈自觉在香港主持实践女子学校的教学工作,该校也是同盟会在香港的一个主要机关,陈和邹鲁、冯自由、邓慕韩等人经常在这间学校商讨有关革命事宜。后胡汉民也从南洋到香港任同盟会南方支部干事长,主持南方各省军事和会务活动。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正如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指出那样:“全国久蛰之人的,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仰。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10月10日(夏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胜利后,广东亦在11月9日(夏历九月十九日)宣告独立,陈景华同在广州的革命同志共策进行。当时在广州开办《平民日报》 (同盟会唯一的机关报)的同盟会员潘达微、邓慕韩、邓警亚等三人为了和平光复广东,一面向翰林江孔殷晓以利害,由江劝两广总督张吃鸣岐电请清廷释放汪精卫出狱和解除对陈景华的通缉,让汪、陈二人来广州商议有关独立问题,避免广东流血(汪获释,但未有来广东);另一面又发动了各界绅商团体,以及在绵纶行和商团中的革命党人从中策动群众数百人,集会要求独立.张鸣岐在壮大的革命声势下,感到大势已去,惊惶失措,逃往香港.11月8日,各界从士在谘议局召开大会, “适陈景华从香港乘船抵省,先拄访江孔,江偕同抵局,介绍其与各议员及社团领袖会晤.。开会后,首由陈景华发言,谓目前本省各属,均已有党军潜伏,一触即发,不可收拾,欲免广东地方糜烂,非趁此时机宣布独立不可,大家欲保存身家财产,宜立下决心,方能挽救。语毕,掌声雷动,咸呼赞成,于是全场一致通过。”(邓警亚《辛亥广东独立传信系》载《广东辛亥革命史料》)因此,广东和平光复,陈景华是有功劳的。

  在军政府成立第二天,陈景华被委为民政部长。《广东独立记》也辑有他到任视事后发出几个通告,其中有:

  “民政部长通告  本部长被举为广东民政部攻,已于本日视事。所有省城内外人民生命财产,均由本部攻担任保护,请为一律复业,同享幸福。其有违法扰害治安,或擅取人民财物者,定必执法从事。请各自家,特此通告。九月廿日民政部长陈景华。”

  “民政部长通告  既为中华民国,脱离奴籍,则此满制辫法,亟应剪除,以涤垢秽。凡本部执行警务人员,自本部长以一,即一律剪发,以尊人格。特此通告。黄帝四千六百零九年九月廿一日民政部攻陈景华。”

  “民政部攻通告  现在本省已改为民国,各宜共守文明,自尊人格,岂可仍前堕落,以赌为生。本部长为尊重国民人格起见,不得不严行干涉;倘有违犯,不论何等人类,定处以惩罚。”

  以上三个通告,可见陈景华上任后就执行了安民、剪辫和禁赌等几项革命性的措施。陈妈妇女在封建制度所受到的歧视、虐待和迫,十公同情。为了收容那些被迫为妾为婢,或企图摆脱盲婚而逃离家庭的妇女,并使她们能立足社会,他创办了广东女子教育院(黄兴夫人宗汉任院长)。这又是一项革旧创新的措施,但也使遗老绅商极为不满。1912年,陈景华调任警察厅长,负责维持广州治安,就职后,一面整顿警察队伍,增编游击及巡防马队,充实名额,配足枪槭,所部约有三千多人;另一面加强员警训练,要求严于执法。对于被捕获匪徒盗,或不法官兵,一定绳之以法,有杀无赦横行一时的120个盗匪组成的“百二友”抢劫集团,遂被一网打尽,使广州盗贼剑迹、社会安宁,为人们所称颂。陈景华实行重典治乱的做法,也引起了绅商以至一些市民的反感,但他无所畏惧,毫不动摇。

  1913年7月,“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命龙济光攻占广州,胡汉民等出走,陈景华奉命留在广州,掌握所部警察武装三千多人,伺机行事。9月,邹鲁(同盟会南方支部负责人,曾参加黄花岗起义)约陈于夏历八月十五夜起义,但事机不密,为龙济光侦知,龙以中秋节赏月为名,约陈于八月十五夜登观音山(今之越秀山)宴叙,陈不虞其诈,依约赴宴,遂遭杀害,时年50岁。

  胡汉民获悉景华殉难后,深为痛惜,特作七律二首,对陈既表深切悼念,又对他在辛亥革命前后所作所为,作出公允的评价,现从《香港春秋杂志》(1980年552期)所刊此二首诗转录如下:

  五羊城廓久无春,完卵孤巢系此身。
  不信虎狼尽当道,可怜蛇蝎早甘人。
  事非樊哙谁骖乘,占到薪巫不食薪。
  虎口余生十年事,牛恩李怨莫深论。
 
  瓜蔓能延本无疑,弯弓而射命多奇。
  我知曲沃阴谋少,人谓禳侯见事迟。
  政绩终归名吏传,姓名永列党人碑。
  落花吹向北风尽,红泪相衣欲语永。

  陈景华原是清王朝知县,敢于冒犯朝廷,同清王朝决裂,出走暹罗,接受孙中山革命思想,投向反清的革命队伍,成为勇敢坚定的革命党我,这一转变,是难能可贵的。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共和,扫除封建传统势力,不顾安危,从暹罗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后为反动军阀阴谋杀害,至堪惋惜。陈景华是一个献身于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可敬的爱国华侨志士。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