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固博士小传

辛亥革命网 2013-09-03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程智民 程树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民国期间,邑人在宦海中颇具政绩者有程天固博士其人。一九○六年孙中山先生由日本到星加坡组织同盟会时,程氏与李晓生等四人参加该组织

   民国期间,邑人在宦海中颇具政绩者有程天固博士其人。程氏名天固,字守德,一八八九年三月生于我市南萌安定村,有两弟三妹,天固为长子。祖维禄曾在乡间设塾授徒,以维生活。父檀仿则从医,为贫苦族人治病,颇受乡人信仰。程氏幼时家境贫困,六岁入塾就读,十岁时转入乡间“中西学堂”就读年余。天固性聪明而耿直,因反抗教师鞭责而离校,避居黎村农户外婆家,乃有机接触农田操作,对农佃疾苦有所认识,当时乡人迫在生计,每有去金山、出南洋之翼望。是年天固十三岁,亦怀远游之志,遂随族人离乡经港乘英轮爪哇之巴达维亚埠,投其舅父梁炳农所开之机器厂当学徒。机械操作与旅外见闻均令其耳日一新,但在洋人治下的异邦处境,使彼有感于清朝统治下国势衰弱,受外人歧视,遂萌勤奋求知、创业救国之志。而一年多学徒生涯,增进对劳苦大众之同情。由于彼勤谨聪慧,获得舅父赞赏,资助彼带星加坡教会学校攻读。

  一九○六年孙中山先生由日本到星加坡组织同盟会时,程氏与李晓生等四人参加该组织,是年仅十六岁,乃程参加民主革命之始。及后彼又得资助往美国就读,补习英文两年。一九○九年底返国,奉母命完婚,居乡半年,安顿家务再度赴美深造,入加州大学习军事全科,经历勤工俭学之艰苦过程,两年半后毕业续入研究院,年获硕士衔。氏在美期间,创办以鼓吹民主革命为旨《民呼》杂志及《诚报》周刊,对侨胞宣传民主革命,影响甚广。

  一九一五年程返国抵粤,曾与族人及朋友在广州河南开办大星皮革公司、大新铜片厂、大裕化学厂等项实业;后来并襄助邹鲁创办中山大学。在穗期间,每年返乡省墓,有鉴于培养乡间弟子之重要,以村中原用祠堂作校舍过与狭窄,新设备更付厥如,乃计划筹建两层新式校舍,地点在安定村后山坡上,初估工程费三万元,拟自捐半数,另函旅美同乡捐助一半。但建成及装修校实支款四万余元,而檀岛乡亲仅筹得款七千余远,余数率由彼负担。学校常年经费除祖尝外,彼每年负担约二千元,校长一职由彼要遥领,月中往返观察,外聘主任负责教务。新校悬匾额,乃胡汉民题字,上行为校名,下行为“纪念程肇民君”(其长子名)字样,事后少数未全了解之乡亲,认为彼纪念自己儿子,却要别人出钱,不无微词。但程负担建校费用大部分,且维持该校二年,关怀乡梓,确有一定贡献。又因彼重才干,不愿随便提携乡人,也遭乡情谈薄之误解,其实此种任人为才之政风,在当时颇属难得。日寇南侵,安定学校目标较显,曾遭敌机轰炸,抗战末期,该校给汪伪军彭部强占,破坏,终于倒塌。

  一九一六年孙中山南下护法,设辕于黄埔,命朱执信函约程往见,甚受器重,后又为胡汉民所赏识。

  一九一六年树种山返粤组大元帅府,号召北伐;魏邦平主穗政,程初任广州市公务局长,莅任伊始,力主破旧立新,改良警政,并实行拆卸旧城墙,兴筑太平路、沙基路等,为广州市开马路之始。

  一九二七年国民党政府改组,古应芬任财务部长,程被委为税务署长,后又调任北平税务总署署长,彼曾提出改革税制刍议。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陈铭枢回粤主政,林云陔当广州市长,程再任公务局长,在次期间,彼订出“广州公务两年计划”,规划健全全市交通网、整治渠道、扩展市内商业和住宅区,促成中山纪念堂、重建镇海楼,修筑黄埔公路。程重视职守,每事躬临,力求实效,故政绩日见,至今为人所乐道。

  一九三一年西南政府成立,彼先后任广东省建设厅长、广州市长、兼中大法学院长等职,后有调任实业部长。

  抗战初期,程奉派为专使前往欧美各国,巡察国民政府驻外使馆,访问过邦朝野,增进联系,并向各地侨胞宣传抗日救国,争取国际同情与同胞捐输,颇获成效。一九三九年程出任驻墨西哥大使,消弭该过排华浪潮,保障侨民权益,并荣获墨西哥大学颁发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一九四四年调任巴西大使。

  日本投降后,彼目睹国内战争复起,建设无望,怀才未展,于是离开政坛,息影家园,后又往港寄居,一九七四年病逝于港寓,享年八十五岁。遗嗣二儿世民、三儿达民,均旅海外,事业有成。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