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体育

辛亥革命网 2013-08-30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中山政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出生于贫苦的农家,从小便上山砍柴,下海摸蚬,起早贪黑地干着繁重的农活。他学过武术,使得一根好棍棒。强健的体魄,矫捷的身手

  孙中山出生于贫苦的农家,从小便上山砍柴,下海摸蚬,起早贪黑地干着繁重的农活。他学过武术,使得一根好棍棒。强健的体魄,矫捷的身手,对他坚毅果敢的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使他在日后的戎马生涯中时刻保持着充沛的精力。

  1919年,当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孙中山曾为该会题写了“尚武精神”的匾额,对精武会的练武强身的精神十分赞赏。

  孙中山本人,就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倔劲。1894年3月,当他在檀香山初会宋耀如时,两人就进行过一场檀香山式的摔跤比赛。这种摔跤比赛的规则很特别,不是以谁被摔倒定输赢的,而是比试意志和忍耐力,谁先哼声判谁负。当时,孙中山虽然年轻,论实力却还不是在美国海军受过严格训练的宋耀如对手。他一再被摔倒,但就是咬着牙不吭声。直到宋耀如发出孙中山已被逼退到粪池边,再退一步就要跌下去,不禁脱口叫了一声“小心!”孙中山这才狂喜地高叫:“是你先出声,我赢了!”

  这场友谊比赛奠定了两人日后的终生不渝的革命友谊。笔者在本文要着重指的是:孙中山于此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于他本人,于中华民族实在是太宝贵了。试想想:孙中山一生,曾遭受过多少失败、挫折,要是没有这种顽强的斗志,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的失败中奋起,终于成功地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吗?还能在遭受袁世凯复辟称帝、陈炯明叛变等多次的挫败后,依然鞠躬尽瘁地“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救中国于危亡吗?

  孙中山是革命这家,不是职业运动员。但是,资料表明,他最少在不同的时期参与和坚持了以下的运动项目的锻炼:

  一,练武。

  二,骑马。1912年,他曾经骑着高头大马检阅南京雨花台的炮兵部队,又曾策马和部属一起到钟山打猎。

  三,打网球。

  四,下棋。

  五,游泳。1917年,51岁的孙中山、在登上肇庆鼎湖山的第三天,曾兴致勃勃地畅游飞水潭。(1979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应有关方面的请求,亲笔为飞水潭写了“孙中山游泳处”六个大字。)

  此外,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元帅后,为了节省车费,每次到广州大学演讲三民主义时都不肯坐车;在赴桂林誓师北伐时不肯坐轿,都是坚持和部属一起步行。

  这些事例早为人们所熟悉,传为佳话。这除了反映出他的艰苦朴素、体恤民情、不以革命功臣自居的平民意识等高尚情操之外,也反映了他的“养生观”,以及他具有强健体魄、充沛精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