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洽卿在辛亥光复中的二三事(2)
辛亥革命网 2014-07-15 00:00 来源:宁波档案 作者:王泰栋 查看:
三、运军火又唱空城计
1911年11月4日,阿德哥在苏州策反程德全成功。11月6日,陈其美正式在上海就任沪军都督,陈其美封虞洽卿为沪军都督府顾问官、外交次长和北段民政长等职,可谓风头出足。陈其美赞:“洽卿先生以中外豪商,冒险四处奔走呼号,功不可没。愿今后我军商两界,携手并肩,共襄大计。”
上海、杭州相继光复,江苏巡抚也参与起义,唯南京一城,负城固守。陈其美和浙江新任都督朱瑞决定率民军四千,强攻南京,遭到张勋和铁良军队的顽强抵抗,民军屡攻不下。朱瑞派人到上海,催要军械弹药。陈其美只得又找阿德哥募款,紧急向上海的洋行采办一批军火。阿德哥决定亲自押送,陈其美劝他:“洽卿先生,你是商界巨子,不必亲自出马了吧?派别人押送就可以了。”阿德哥却说:“都督,你有所不知,正因为阿拉在生意场上有点小名气,押送军火上前线,可以鼓舞军心。还有这批洋枪洋弹,得来不易,且数量有限,我还要带些酒肉、糕饼去慰劳前线将士,我还有妙计呢。”他吩咐准备五十只大木箱,手下人问:“要这么多木箱作啥用?”阿德哥说:“你只管准备好,还要买八十埕绍兴花雕、糕饼、火腿等物,再准备一些……”他轻声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军火运抵南京的天堡城,民军将士听到大批军火运到,士气大振,阿德哥还冒着炮火亲到前线,鼓励士兵杀贼,大声说:“民军将士,我虞洽卿是上海商界派来慰问前线将士的。一送军火,二送慰劳品,表示上海百姓一点心意。”其实五十只箱子,只有三十只装军火、老酒等物,其余二十只装的却是石子、砖头。回到上海,南京城已攻下,陈其美夸奖说:“此次南京光复,洽卿先生亲临前线,慰劳将士,运送军火,是一功,你装的砖头、石子也立了功啊。”
虞洽卿得意地说:“兵书讲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方能取胜,虞某这次用的不过是虚实之计,哈哈……。”
四、拜见孙中山 组织劝募团
1912年(民国元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回沪上香山路私邸小憩,经陈其美介绍,阿德哥去拜见了孙中山。陈其美向孙中山介绍说:“革命机关在上海设立之初,随时有被清政府搜查之危险,后来到租界租房子,租界当局也要来盘查。洽卿先生闻之,乃组织宁商总会向香港政府注册,觅得六马路一处作为我中部同盟会办公地方。洽卿先生是铁肩担道义之人,非一般商人。”陈其美又详细介绍了阿德哥策反程德全,冒险运送军火至天堡城等事,孙中山先生听了很高兴,他热情地握着虞洽卿的手:“虞君如此豪爽,与吴作镆君一样,我在日本也听到作镆君说起你,你们是宁波三北同乡。”
阿德哥谦逊地说:“锦堂先生乃我同乡老前辈,我是向他学的。吴锦堂老前辈常常劝诫我,做生意人不能只顾赚钱,还要懂得爱国。人活世上,铜钿洋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急公好义,是做人本分。”
孙中山点点头说:“吴作镆君不但为我同盟会募集资金,而且让出自己在神户的私邸为同盟会神户支部作机关之用。看来虞君也一样,你们宁波人不仅会做生意,也懂爱国大义,可敬可佩。”
阿德哥听到孙中山表扬他,主动说:“辛亥光复,先生主政南京临时大总统,在经济方面如要我和德相助的,和德一定效力,阿拉宁波帮商界也一定效力。”
孙中山高兴地说:“这就要感谢虞君了。英士(陈其美),象虞君这样的爱国商人,我们要好好记录下来。金钱方面,将来是要偿还他们的。”
孙中山提出南京临时政府财政困难,想发行公债,阿德哥即自告奋勇:“我自己先买,表示一点心意。我准备再到宁波同乡朱葆三、方樵苓等先生处去游说。”阿德哥真的去找朱葆三、方樵苓、陈文鉴、李云书、李征五等人。那李征五捐家资百万,招募五千光复军,被孙中山委以少将司令。阿德哥又劝说朱葆三、方樵苓等人,“诸位,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我倒不是看他当了大总统,而是仰慕孙中山之伟大人格,他为革命经手款项多多少少,绝不循私,分毫均用于革命事业。孙中山确实做到天下为公,深得民心。他发行公债,我是买了,光靠我一个人力量不够,你们大家都要认购,不但认购,我看最好组成一个劝募团。”
在虞洽卿的亲历游说下,众人纷纷认购,还成立了一个劝募团,推方樵苓、陈文鉴为干事长,向各殷实商号劝募,大大支持了孙中山先生的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