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追随支持中山先生的钮永建

辛亥革命网 2014-06-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一百年前,中国正是多难之秋,马桥镇俞塘人钮永建心系万民、关心时政,深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所感动,几十年间,追随先生转战南北,
 

  一百年前,中国正是多难之秋,外有列强俟机侵吞,国家时有被瓜分之忧;内有封建专制欺压,人民常有被压榨之怨。孙中山先天下之忧而忧,首举义旗拯救百姓,希望能够建立共和国,实现国富民强的理想。马桥镇俞塘人钮永建心系万民、关心时政,深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所感动,几十年间,追随先生转战南北,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道路上最坚定最热情的支持者,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钮永建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长。1917年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次长。1926年任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他一直追随支持孙中山先生的。

  钮永建(1870-1965),字惕生(一作铁生),又字孝直,号天心。上海松江县马桥镇俞塘人,生于清同治九年庚午二月初八,即1870年3月9日。其祖元蒸、其父世章都是当地名绅,钮氏也算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据史料记载,其父世章公为举人时,热心公益,主张疏通俞塘,修筑水利,曾创建吴会书院,造福一方百姓。后来北上京津地区救助灾民,在光绪初年官至同知。

  家学的源远流长以及父亲的治学和政绩,对钮永建早期的思想影响很大。早年,钮永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以父亲为榜样,希望能够通过科考以进入仕途,进而登云路鹏程万里。光绪十一年(1885),钮永建参加院试,名落孙山,“愤而吐血”,可见他当时功名之心很重。后来更加发奋读书,“懒梳洗而俭饮食”,用功日勤一日,常常读书至三更半夜,和衣伏案而眠。

  谚曰:用功学习,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光绪十五年(1889),钮永建一举荣获松江七府一县秀才第一名,亲朋好友争相庆贺。当时恰逢江苏学政黄体芳视学,推荐钮永建去江苏最好的南菁书院读书,钮永建成为南菁书院最年轻的秀才。这一时期,钮永建结识了吴稚晖,两个年轻人胸怀大志、意趣相投,成为一生的好友。

  在南菁书院期间,钮永建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岁试成绩年年优秀。到南菁的第三年冬,有一日,江阴知县路过孔庙,竟然没有下轿,恰被南菁书院学生田自芸等撞见。一帮学生年轻气盛,当即拦住轿子质问,指责他“非圣无法”,江阴知县恼羞成怒,将田自芸逮到县署审讯。钮永建与吴稚晖闻讯,当即召集同学二十几人,一起到县署交涉。知县被逼认错,但是心中怨恨,密请书院山长黄以周加以调教。

  此事平息之后,江阴知县又胁迫黄以周,要他对钮永建与吴稚晖等人“严加管教”。黄以周为免书院受到牵连,将吴稚晖转到苏州紫阳书院,将钮永建转于上海正经书院。在钮永建八十九岁的时候,一代文坛大家胡适遇到钮永建,用铅笔当场兴题《冲绳岛上口占》,劝钮永建把在南菁书院的生活记录下来,诗云:“冲绳岛上话南菁,海浪天风不解听。乞与人间留记录,当年侪辈剩先生。”当时钮永建年事已高,精神不济,最终没有留下系统文稿。

  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非圣无法”之祸,却成了钮永建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契机,就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钮永建结识了孙中山,走上了再造中华的革命道路。

  恰在东京会孙文

  当时,上海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各种思潮百花齐放,文豪学者百家争鸣。回到上海之后,钮永建眼界大开,半年之后,应光绪癸巳科江南乡试,即中举人。钮永建声望倍增,与钮永建相交之人日渐增多,其中不乏满腹经纶、胸怀大志者。从此钮永建时常与朋友一起纵谈时事,更加关心国计民生。1894年,钮永建看到孙文写的《上李鸿章书》,深为其高瞻远瞩、宏图壮志所感动,以为救国有望,“其马首非孙先生莫属”,为其以后追随革命埋下了伏笔。

  当时全国都兴起了一片维新救国的浪潮,钮永建追随效法孙文,主张学习西方、效法日本,以求维新救国。孙文的上书,没有被清廷所采纳,钮永建深感失望。恰逢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割地赔款,钮永建深受刺激,愤然弃文从武,走上以武强国的道路。接下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北武备学堂,接受德国式的军事教育。四年之间,学业超群,深为学堂主持人梁鼎芬所器重,并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青睐,以官费送去日本学习军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