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谭二式

辛亥革命网 2014-04-22 00:00 来源:湖南文史第43辑 作者:康乐天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谭二式,字德金,又名德辉,是早期的中国同盟会员。1905年,二式受其父谭人凤的派遣,同邑人杨冠陆、汪磊、刘鑫等人,去广西桂林蔡锷创办

  谭二式(1887——1916),字德金,又名德辉,是早期的中国同盟会员。新化福田村(现属隆回鸭田乡)人。稍长,便入其父谭人凤创办的福田小学读书。毕业后,便追随父谭人凤从事会党活动,在新化、邵阳和隆回等地,开展其会党工作,1905年,二式受其父谭人凤的派遣,同邑人杨冠陆、汪磊、刘鑫等人,去广西桂林蔡锷创办的随营学堂学习军事,为二式在波澜壮阔的反清革命斗争中,从事军事指挥作战,创造了条件。

  1906年,谭人凤因为宝庆起义一事所牵连,被迫出走,二式立即为其父筹措川资,一同东渡日本,至东京与其父住曲町区玉井静,父子相依,受异国他乡飘零之苦,但困难再大,对早已致力于反清大业的谭氏父子来说,倒是一种很好的磨炼。不久,其父谭人凤经黄兴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为同盟会所倚重。二式和其兄一鸿,在其父谭人凤的影响下,均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父子三会员,一时传为佳话。

  1911年4月,广州起义失败,七十二烈士死难,对党人打击极大,这时革命党的主要领导人,多心灰意冷,然两湖革命志士,焦达峰、谢介僧、邹永成、曾伯兴、谭二式等在武汉,愤广州之败,在汉与孙武等人商议,将乘粤汉铁路风潮相继暴动。5月谭人凤由港抵汉,告以广州起义始末与其灰心归田之意,众以为不可,经劝慰乃重新规划往后革命事宜。虽其事未举,其壮心可昭日月也。10月11日,武昌首义告成,14日谭人凤由上海抵达武昌,筹划战略攻守事宜,号召各地尽快响应,湖南率先响应宣告独立,焦达峰、陈作新任正副都督。同盟会员邹永成(器之)、谢介僧于10月19日,相继抵达宝庆和新化,与事先在新化的革命党人谭二式取得联系,获悉他的会党人众,可以迅速集结,便于13日约集刘鑫、杨子俊、谭二式……在刘鑫家中——“适园”开会,商议光复宝庆、新化事宜,有人对此种流血事件发生在新化为虑,劝其从别处着手时,邹永成立即向在坐的谭二式发问,你的会党人众,离宝庆与新化孰近,谭谓我部离宝庆较近于新化,当即决议,先光复宝庆。

  光复宝庆时,由于策动张贯夫部起义工作意外地顺利进行,党人率张贯夫兵勇进驻邵阳城的前进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宝庆宣告光复,并即成立军政府宝庆分府,谭二式被推举为参都督(谢介僧为都督,邹永成为副都督),新的军政分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决议立即光复新化。当时侦悉新化有一个巡防营,管带为晏金生,拥有不少的枪械子弹,实力较为雄厚,革命党人派人去宣传试探,获悉他不愿起义,革命党人谭二式等计议,制订很多木箱,里面塞满石头,佯称炸弹,于11月1日,突然向新化挺进,当时新化巡防营官兵和地方士绅,听说革命党人运到大批炸弹,准备轰城,吓得排队出城五里迎接革命党人。当即扣押巡防营管带晏金生,迫其下令缴枪,并解散其组织,新化便继宝庆而宣告光复。

  新化光复后,封建政权被推翻,清王朝新化最后一个知县张维馨被囚禁起来了,但新政权并未及时建立,只成立了一个保安会推举曾继辉(月川)、游逊夫(回谦)为会长,维持局面,至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方成立新化县新政权,革命党人安排彭凤翔(新化人)为治理新化的知事。民国建立后,谭人凤坚决反对同袁世凯议和,并以北面招讨使的名义,在上海组织北伐机关,立即将曾传范(益阳人)旅纳入这一编制,并电调其子谭二式率领其光复宝庆、新化的两个营的兵力前往上海编为北伐军的组成部分。正秣马厉兵,誓师北伐时,奈何革命党人误以为民国建立,万事大吉,不少革命党人醉心于高官厚禄,对袁世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终于接受了南北议和。反对南北议和者一时孤掌难鸣,北伐机关,在一片议和声中被迫裁撤了。谭人凤接受宋教仁的劝告接受总统任命为川粤汉铁路督办,并将被裁撤的北伐军谭二式所部改编为川、粤、双铁路路警,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安插这批遣散人员,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而且人枪尚在,倘一旦有事,可得以济缓急。但这点部队都不容于湖南省都督谭延闿,采用人枪都赎归政府的手段,这样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的一点武装便荡然无存了。而谭二式本人被委以陆军少将,湖南省都督谭延闿顾问的官衔罢了。

  二次革命后,谭二式、曾传范、罗树苍等受谭人凤之命,在益阳组织机关,树帜反袁事败转为秘密与各方联系,积蓄革命力量,伺机反袁。不幸罗树苍被新化乡绅杨某,以沽酒为觞,暗通官府,被捕就义于长沙。1916年谭二式去资江沿岸市镇马辔市,同当地韵会党首领李晴林联系,希望借重其300余人枪,在资江流域建立湘中司令部,继续反袁。适南北交战于该地,他身着北军服装,伪装北军打入北军内部,进行策反工作。谁料舟行至马辔市下的对河口。不幸失足落水。在水中大声呼救时,百姓见其身穿北军衣服,误以为敌,不肯相救,并以竹篙击其头部而壮烈牺牲于浩淼的资江水中,时年29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