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内务司长张通典传(2)

辛亥革命网 2014-04-22 00:00 来源:湖南文史第43辑 作者:张式弘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张通典,字伯纯,同盟会成立后,他立即加入并奉中山手令,主持江南江北党务,推广《民报》,结纳爱国志士。,南京临时政府内务司长张通典

  1911年春,赵声以广州起义之事问策于先生。先生偕赵声秘密赴香港,与黄兴等同志讨论了广州起义的各项细节,然后先回广州,居警署中准备策应。当起义之前,负责运送枪械的人被捕叛变,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歧收缴了倾向革命的新军二营的枪支,调水师提督李准所部加强广州戒备。先生闻变,冒死将消息送出,无奈起义命令已经下达,无法采取补救措施,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先生乃奋力于敌骑纵横之际,引十余同志从警署脱险。事后先生仍潜回柳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默君于上海急电柳州,请先生回沪领导大事。11月3日,先生到达上海。会上海宣布独立,公推陈其美为都督。先生往谒,共商大计,席间慨然承诺光复苏州的工作,以策应上海、南京。

  时江苏巡抚程德全,闻武昌之事,正惊恐万状,如热锅上蚂蚁,而江苏士绅见响应革命已是大势所趋,于是民团绅董、商会经理联袂往见,请其出面主持独立,“保全地方治安,免致生灵涂炭”,意即不要等到革命党、新军起义,政权落入他人之手中。程德全首鼠两端,既无意与清廷决裂,又不愿拂逆民意,更虑革命党乘机起义,乃电请清廷改组内阁,提前召开国会(原定1913年召集国会),宣布立宪,企图抵制革命;一面部署兵力,把守四城,防止革命党人进攻。 

  11月4日,先生与次女默君、长子元祜率革命党50余人,潜入苏州。连夜召集新军中已反正的陆军标统(相当团长)朱琛甫、章逖秋,水师管带(相当营长、海军舰长)王扶轩以及江苏士农工商代表百余人,秘密集会于葑门护龙街饮马桥先生寓所,规划光复苏州事宜。

  先生首先分析了敌我双方情况:程德全阴谋以君主立宪抵制革命,手下约有兵力千人,据城固守;我方朱、章、王所部均在城外,城内虽无武袭力量,但民众反清情绪高涨,可以利用。接着指出我若以朱、章、王所部薪军攻城,急切不能下,倘附近州县清兵前来驰救,使我腹背受敌,对我极为不利。今武昌首义成功,必有全国各地迅速响应,方能遏制清廷对武昌民军的反扑,进而促其崩溃,故光复苏州刻不容缓。为今之计,莫若避难就易,擒贼先擒王:以我党五十余人与朱、章,王手下亲兵组成敢死队,各代表连夜组织民众,一举攻占巡府衙门,逼程德全脱离清廷,宣布独立。如其就范,即以程为江苏都督,从而控制江苏全省局面。至于光复苏州口号,可将武昌起义的“兴汉灭满”改为“兴汉安民”,一则可以争取满人中之不满清廷腐败者,二则可以安定士人商贾之心,获得更多人的拥护,必收事半功倍之效。会议经过热烈讨论,一致推举先生为总参议,领导江苏独立。于是先生部署:朱琛甫、章逖秋、王扶轩将于下亲兵编成一队,由朱琛甫任指挥,革命党人自成一队,由先生自任指挥,各界代表连夜发动民众组成一队,由张默君、张元祜率领,担任第二梯队并救护伤员。各队人马于五更时分在葑门取齐。又命默君以二丈八尺之大纛,书“兴汉安民”四字,派人缒城而下悬于城外北寺塔顶;再以石砚篆刻“江苏都督之印”一方,裹以红绸,另撰安民告示,着人抄写多份,贴于通衢大街之上。

  1911年11月5日,先生乃率领队伍直捣巡抚衙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卫队武装,将衙门团团围定。此时,巡抚程德全由梦中惊醒,罔知所措。先生已率党人与朱、章、王等直登大堂。程德全不及冠服,狼狈出见。先生说:“今天下大势,人心倾向革命,清廷腐败,灭在旦夕。程公英明,不如俯顺民情,顾全大局,出面领导江苏独立大事,不但身家得以保全,将来亦可留名青史,否则,恐怕难以自保!”说毕,以目示众人。革命党人皆握枪一涌而上。程德全颤栗不已。朱琛甫高声叫道:“程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您就答应了吧!”.程德全连连打拱作揖,说:“谨受命,谨受命。”先生乃授以都督大印,使立就都督职,通电各省,

  翌日,前江苏省藩台(主管一省人事、财务)左孝同,忽求见先生,谓其主管应解清廷国库银20万两尚未及时解出,今江苏已经独立,他将卸职离去,此款不交新督,特以奉有道君子,便宜处置。言毕随手出一银券,双手捧置先生座几上。先生正色对左说:“此系公款,宜交程都督,以明职责,以清手续,吾何能私收?”左竟不顾,长揖登舆而去。先生遣人追之不及,随即将银券专送都督府,亲交程德全。程肃然起敬,说“素仰伯纯公贤明廉正,今日此举,古道照人,真革命党人楷模,令人敬佩。”遂将银券交其参谋长彭允彝入库。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聘先生为内务司长,旋任总统府秘书。先生于国计民生,多有筹划,惟时有阻其议者,卒不果行。后袁世凯篡夺政权,临时政府解散,先生回湖南家乡,为桑梓谋利,由于忧郁成疾,医治不效,1915年(民国四年)8月14日,逝世于湘潭,享年57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