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述唐:孙中山倚重的民主革命先驱(2)
辛亥革命网 2014-04-11 00:00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作者:尚伟华 崔庆庆 夏明程 查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秋,夏述唐就读于息县国立小学。受革命思想的影响,他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极其痛恨。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特别是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清政府竟然在自己的国土上设立“中立区”,更让他感到奇耻大辱。为此,他立下了“大丈夫当奔走四方,为国家服务”的伟大志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8岁的夏述唐考入河南省陆军小学(开封),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速成班。毕业后,他又获得公费留学日本的资格,来到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其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改名绍虞,号述唐。他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从事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且因学识渊博、才干卓越而为孙中山所倚重,成为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将领。
夏述唐戎装照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猝然发生,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国内革命急需军事人才,远在美国正在为中国革命筹款的孙中山电催日本东京的同盟会总部,请留日学生速速回国参加革命。夏述唐闻讯后,欣然表示:“献身国家,此其时矣!”遂与河南留日陆军军官学校速成班学生共30多人回国,参加这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底,夏述唐抵达上海,见到了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他慷慨陈词,表示愿为革命前驱,率领革命军北伐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孙中山即以回国陆军学生为骨干,组织北伐先锋队和威武军,并任命夏述唐为威武军步兵营营长。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诞生。为保卫革命成果,夏述唐率部参加了汉阳龟山之战。而后率军北伐,兵至河南信阳武胜关、柳林和李家寨一带,与北洋军驻信阳的李纯部对峙。因威武军司令张鄂翎等赴汉口,部队兵变,夏述唐等被叛军逮捕,军内一度混乱。2月,清帝退位,南北议和告成,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这时,威武军内讧,袁世凯派李纯前往镇压和收编。袁世凯爱惜夏述唐的才干,对他着意拉拢,并许诺一师精兵,让他担任师长,驻防外蒙古。夏述唐不为所动,矢志革命,断然拒绝了袁世凯的任命。此后,李纯任江西督军,夏述唐又到江西活动,策动李纯所部士兵倒戈,投向革命。袁世凯得知这一消息后,恼羞成怒,密令李纯逮捕夏述唐。夏述唐闻讯,星夜逃走。后来,他又被革命军总指挥黄兴委以江防工作,在南京、九江一带继续从事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