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焘:追随孙中山的布衣将军(2)

辛亥革命网 2014-04-03 00:00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韦宏孔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卢焘,字寿慈,1882年农历九月初一,生于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明伦街一个贫寒农民家庭。他19岁从军,23岁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孙中山组织

     1908年农历5月下旬,张铁城一行3人从柳州乘船南下香港,顺利购买到60多条长短枪后,便匆匆上船赶回广西。6月23日早晨,当船开到武宣县城码头靠岸时,便遇到了七、八巡丁上船检查。巡丁们看见船舱内,堆放着几捆大包,便用刺刀把洋纱包一捆一捆地划破,发现里面都暗藏的枪支。 于是巡丁们立即把张铁城、卢焘、李德山带到县厘金局审问。张铁城从从容地向局总表明了他与柳州府杨道霖太守厚交的身份。局总听了,心里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因为张道霖是自己的上司,倘若处理不好必招麻烦,于是局总越级给省巡抚张鸣歧禀告此事。张立即电令柳州府杨道霖太守缉拿3人。

     杨道霖太守接到张鸣歧的电令后,左右两难,左思右想,想出一个比较两全其美的办法:即先秘密通知张铁城、卢焘、李德山逃往广州,估计他们离开自己的辖区后才下通缉令。这样,既不伤朋友情面,又执行了上司的命令。承蒙杨道霖“开恩”,3人立即从武宣县逃往广州,张鸣歧又电告两广总督张人骏缉拿他们。一时间,通缉令贴满了广州大街小巷。最后,卢焘和李德山潜回广西南宁,张铁城则逃往奉天。

     1909年4月,卢焘在广西老乡杨仪的帮助下,到云南陆军第十九镇机关枪营任文书、参谋。1909年8月,考入云南陆军第十九镇随营学堂。 1910年正月,随营学堂并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后,经过严格考试挑选,卢焘成绩优异,被编入步兵科特别班,与朱德等同班同学。

     卢焘来到昆明后,始终忘不了自己是一个革命人,忘不了南方的革命,他还常常与张铁城、李德山等家乡的革命同志通信,这些革命同志也常常给他寄来了《南风报》、《民报》等革命刊物和书籍。卢焘每次收到这些进步刊物后,都给班里的朱德、范石生等进步同学秘密传看,并发动他们订阅。

     参加“重九”起义 荣获“二等功臣”

     1910年8月下旬,云南陆军讲武学堂100多名学员毕业了。卢焘被分配到部队从军见习生,并接到指令,到部队后要尽快做好士兵群众的工作,争取他们同情革命,为起义做好准备。

     1911年10月30日,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云南“九九”独立大起义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晚10时半,正式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战斗异常激烈,以云贵总督李经羲、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为首的帝制军人,也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卢焘所在的连队是打前阵,次日清晨5时多,卢焘与一名同是见习生的王姓同学,一同冲上军械局的城头,当王姓同学将要把手执五族共和五色旗刚插上城头时,不幸被清兵枪弹击中倒下,卢焘见状立即飞步冲上去,一轮驳壳枪把火力点内的清兵打倒,接着举起义旗,振臂高呼:“诸位兄弟快上呀!快上呀!”后面大部队蜂拥而上,城东、城北的两路革命军几乎全部打进了省军械局,全歼了顽敌。

     卢焘在这次起义中,由于作战勇敢,毙敌多名,因此也荣获了军都督府授予“二等功臣”的光荣称号,并获得政府的奖金,同时也由见习生直接提拔为排长。

     此后,卢焘被编入新军援川援黔,屡立战功,卢焘先后在火线上被提拔为独立大队后队队官、大队长、支队长等职。1913年12月上旬初,云南发生“声援二次革命”的大理事件,卢焘奉命协助新军第及时平定了暴乱。1914年2月,卢焘觉得云南政局复杂,于是以请假为名,辞归故里。

     英雄不死 永志人心

     自从离开云南返乡后不久,卢焘又接受了时任贵州省督军刘显世的一再电邀,来到贵州服务。直至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前夕,卢焘将军不顾年事已高,出任贵阳民众临时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带领全市人民卓有成效地顶住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

     然而,正当贵阳市30万人民准备于15日载歌载舞迎接解放军进城欢呼解放时,时年已68年高龄的卢焘将军却在14日早晨,被国民党89军军长刘伯龙骗到郊外杀害。

     卢焘将军牺牲后,朱德、李济深等给其家属发来了慰问唁电,朱德总司令同时还派专人从北京专程送来“英雄不死,永志人心”的挽联。

     (撰稿人系《布衣将军卢焘》作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