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合肥龚家的渊源

辛亥革命网 2013-12-18 00:00 来源:江淮晨报 作者:安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电影《十月围城》讲述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历史学

  电影《十月围城》讲述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杀手行刺。为了保卫他,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纷纷慷慨赴义。历史学家指出,这部电影的情节实际上是虚构的。而真正的这一段历史,发生在英国,对孙中山进行逮捕的正是龚照瑗、龚心湛叔侄。

     合肥四大家族之首的龚家

     提起“逍遥津公园”,了解一点合肥历史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逍遥津公园几经变迁,到了清末时成了合肥官僚龚心钊的私家花园。龚心钊自号豆隐,因此又改称“豆叶池”。而后龚家花园屡经战火,日益破败。

     合肥有四大姓,“龚张李段”。这后面的三位,分别是张树声(清末淮军将领)、李鸿章和段祺瑞,而这个“龚”姓,在明末至清顺治康熙年间出了个礼部尚书龚鼎孳,到了光绪年间又出了个四川布政使龚照瑗,再到民国年间,龚家又出了龚心湛这个民国总理。龚家在几百年间人才辈出,堪称名门望族。

     龚家有一位龚嘘云,是最早一批参加中国同盟会的合肥人,他也是老合肥牛耘的偶像。牛老回忆起1945年的冬天,依然记忆深刻,“那是在卫衙大关开会,龚嘘云现场检举县长隆武功,后来县长被判了15年。”这位县长是解放前合肥最后一任县长,但此人人心尽失,牛耕用一句很朴实的话形容了这个作恶多端的地方官——“坏得一塌糊涂”。

     当时龚嘘云并无职务在身,只算是地方上比较有名望的士绅,他的正直与胆识让牛耘深深佩服。

     “那个姓龚的公使”

     在近代历史中,合肥的龚家在“走向共和”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比如解放前的合肥初小国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名为《孙中山伦敦蒙难,康德黎全力救援》,但文中关于囚禁孙中山的中国使馆主人是谁,却语焉不详。在电视剧《孙中山》里,慈禧也只是提到“那个姓龚的公使”。其实,这位姓龚的公使就是合肥的龚照瑗、龚心湛叔侄。

     龚照瑗与龚心湛是堂叔侄关系,龚照瑗做官的时候,龚心湛正因为家境贫寒而读不起书。8岁那年,龚心湛在父亲的安排下到上海投奔龚照瑗,与龚照瑗的两个儿子龚心铭、龚心钊一起读家塾,然后一起入国学馆。心铭、心钊兄弟循着他们父亲龚照瑗的老路,考科举求功名,而龚心湛却喜欢新学选择了英语。1890年,21岁的龚心湛从金陵同文馆毕业后奉派随出使英法比意钦差大臣薛福成常驻伦敦。他年轻好学,办事干练,很得薛福成赏识,后来龚照瑗接替薛福成担任使臣,龚心湛在伯父的提携下升为参赞。北洋舰队组建过程中一应订船和借款事宜,多由龚照瑗交龚心湛承办。

     孙中山伦敦蒙难

     1896年9月25日,孙中山乘坐一艘轮船横跨大西洋,驻美公使杨子清即给伦敦的龚照瑗发来密电:“现据纽约领事施肇曾探悉,孙文已于9月23日搭白星轮船公司的麦竭斯地号,至英国黎花埠(今利物浦)登岸。” 龚照瑗接到密电已是深夜,第二天即派人前往英国外交部探询,可否依照香港、缅甸引渡条款缉拿孙文。英方表示,该条款不适用于大不列颠国本土,不能引渡孙文。见依靠英国政府无望,龚照瑗雇佣私家侦探诱捕了孙中山,并把他关押在使馆内三楼的一间小屋中。孙中山被囚期间,龚心湛主持过几次审讯,但并没有审出个所以然。

     被软禁的孙中山不甘坐以待毙,他用尽各种办法包括向窗外扔求救纸团,向使馆中英籍职员申诉并试图感化他们。终于孙中山感动了英国人柯尔,他在女管家贺维的鼓励下,答应替孙中山送求援信给康德黎。康德黎多年前曾是孙中山在香港时的医学导师,这位博士此刻挺身而出,向伦敦的地段警署和新闻界揭露了清使馆在英国本土滥抓中国公民并欲偷运回国的消息,一时间社会舆论哗然。龚照瑗觉得,再囚禁下去使馆方面将陷入更大的被动,只好决定放人了事。但龚照瑗把这个宣布放人的差事交给了他的侄子龚心湛。

     与孙中山的“生死之交”

     1896年10月23日下午4点半,参赞龚心湛出面宣布,恢复孙文的自由。来接孙中山离开使馆的英国外交部特派专员,苏格兰场警署侦探长和康德黎先生应龚心湛请求,带孙中山从侧门悄然步出清使馆。龚照瑗因此事落了个“办事不力”的评价,被慈禧撤了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在丧礼期间有两个合肥人——段祺瑞与龚心湛险些酿成大的纠纷。当时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双重身份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段祺瑞,以脚肿行动不便为由没有出场,派内务总长龚心湛代为吊唁,但治丧委员会中马上就有人怀疑段祺瑞故意作此安排,欲戏弄孙中山,于是把龚心湛拦阻于祭坛之外。龚心湛走时,本来为段祺瑞准备好的答词也让其带回。据说段祺瑞看了答词稿后懊悔没有去,因为那上面写有:“回忆辛亥建国,中山倡之,而合肥和之;马厂起义,则合肥倡之,而中山和之……中山与合肥,实吾国两大天柱,兹不幸折其一矣。后此两公应共负之责任,则合肥一人应负之……”这“合肥”指的便是段祺瑞,文中多是溢美之词,这让有“段合肥”雅号的段祺瑞觉得失去了一次抬举自己的重要机会。

     第二天,新闻界有感于龚心湛从孙中山伦敦蒙难到此时治丧将近30年,居然两次亲历,于是调侃龚心湛与孙中山真乃“生死之交”。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