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刘公孙女刘重喜:祖父自费闹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0-12-24 00:00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吴睿 查看:
1911年5月,刘公以捐官为名找父亲要钱,得到在清朝为官的叔父的支持,并率先拿出五千两银票给刘公。
后来五千两银票在汉口兑换成7000多块银元,找了几个人挑回武昌。为了核实这个说法,刘重喜找专家咨询银元的重量,按照0.7两一块,7000多块银元足足有500多斤。
公馆布置制作十八星旗
至今飘扬在武昌红楼的铁血十八星旗,原是共进会会旗,1911年5月的一天,刘公在武昌昙华林的公馆召见湖北中等工业学堂3名学生,郑重地向他们布置,在暑假前后秘密放大绘制20面铁血十八星旗。
随后刘公拿出共进会几位领导人在日本研究确定的十八星旗小图样,并阐释旗帜的意义与尺寸要求:旗面的红色象征鲜血,黑色象征武器,寓意革命须抱铁血主义。9个尖角代表赤县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共18颗黄色圆星代表关内18行省,星呈金黄色代表炎黄子孙。
据刘重喜讲述,三位学生先将样旗按要求做成纸型,送经刘公认可后再在红、黄、黑色布片上依样放大裁剪。当时制旗所用的只有白布料,刘公便派人买藤黄等颜料回到公馆内秘密染色。到了约定时间,裁缝只完成了18面旗。
学生们将完工的旗帜送到宝善里机关处,不想后来均被俄巡捕搜走。余下的两面旗帜拿到后成为最初的两面十八星旗,武昌起义次日的鄂军都督府第一次会议确定十八星旗为正式开国后的国旗。
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宪法
武昌起义后的10月12日,刘公到达军政府,众人仍推举他为都督。刘公坚持不就,认为自己未曾统过军,而黎元洪在鄂军中颇有声望,就力劝黎元洪就职。鉴于刘公的声望和特殊地位,军政府托全国大总统之名,特设总监察职位给刘公,监督黎元洪及以下官员。
“当时需要制定一个根本大法,大家又推举祖父担任约法起草委员会主席。”刘重喜说,刘公、居正和汤化龙等人制定了《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约法取美国宪法精华,主张在地方自治的基础上实行联邦制,保障公民权利,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冯天瑜介绍,《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布并实施的宪法,是当时行使中央职权的湖北军政府的卓越贡献,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具有国家约法意义。
弹劾黎元洪,归葬伏虎山
武昌起义后,清军南下镇压革命,11月底汉阳失陷,武昌危急,黎元洪出走葛店。刘公以总监察名义主持军政府工作,电请各省派兵援鄂,并督率军队,组织奋勇军保卫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