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功臣张育万(2)

辛亥革命网 2021-08-10 16:26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郭之允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值此,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为这一伟大壮举而流血牺牲、前赴后继的先驱们。我的外公张育万也是这些先驱中的一位。

  同兴酒楼开张四个月后,因经费缺乏,也为防侦探,只得停业。邓玉麟另择巡道岭9号,开设同兴学社,不但联络军界同志,同时联络学界同志。张育万和学界各同志董必武、张振武、牟鸿勋、谢石钦、邢伯谦、梅宝玑、郭寄生、周之翰等,常来同兴学社,沟通消息,交流讨论,筹备义事。学社所需费用尽管比酒楼少,依然困窘,只能靠住学社的工业学堂学生赵学梅、赵学诗等供给。另一重要革命组织文学社,主要力量在新军第四十一标、第四十二标等,发展总人数与共进会不相上下。

  1911年6月中旬后,四川保路运动愈演愈烈,武汉局势随之动荡。清廷面对日益崩溃的局面,愈益严密防范,残酷镇压,武汉地区侦探四出,缉捕革命党人。针对武汉形势的急剧变化,共进会和文学社于9月24日(八月初三),在胭脂巷十一号举行正式联合大会,决定八月十五中秋节(1月6日)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孙武为参谋长。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起义作战计划,使得后来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发动,虽无人统一指挥,各标革命党人仍能保持一致,分头完成任务。此会后,革命党“中秋起事”之说,传遍武汉三镇。后因故又决定将起义日期延到10月11日(辛亥年八月二十日)。

  张育万虽不是新军革命同志,但与党人交往密切,革命活动均参与知晓。当时外婆阮静方,与同来武昌读书的七位巴东女子,正逗留在武汉。张育万非常清楚起义时间,为安全起见,他通知她们立即返回巴东,时间是10月6日(八月十五日)。通知到的五人,包括外婆,第二天都安全返回巴东。未通知到的中有一人,竟在武昌起义后差点当满婆被杀。1909年宣统元年,外婆阮静方只有17岁,她与相熟的巴东七位青年女子一起,受秋瑾的革命影响,决定相约结伴往武昌寒二宫崇实女子学校师范班求学,时间一年半。阮静方虽是县城里人,却家境贫寒,年纪又小,父母不允外出求学,她坚决抗争,不吃不喝,卧床七天,伙伴们也想法帮助,父母终于同意,实现她去武汉读书的愿望。外婆和外公是同乡,又都在武汉读书,由此相识。八个女伴返回巴东后,其中四人,包括外婆阮静方,成了新开办的巴东第一所女子学校的老师。

  首义爆发奋勇当先

  1911年10月9日(农历八月十八日),距原定武昌起义时间还有两天,午后,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据点内加紧制造炸弹时,发生意外爆炸,手脸被灼伤,立即被送往法租界同仁医院诊治,所幸伤不重。然而,爆炸引来俄租界巡捕搜查,把据点内的革命党人名册等搜走,立即转给清官府,官府立即全城戒严,按名册到处搜捕革命党人,一时武汉“黑云压城城欲摧”。张育万作为革命党人,亦在搜捕名单之列,但他和同学们毫无畏惧,没有逃避,继续留在危机重重的武汉,准备起义。

  宝善里爆炸后,邓玉麟外出返回,恰见俄巡捕正大肆搜查,将据点内文告、名册及旗帜等物品皆搜走,顿知不妙,急往医院见孙武。孙武言,只有马上动手,还可死里求生。要邓玉麟过江通知武昌小朝街军事指挥部,立即行动。当日,蒋翊武、刘复基、王宪章、彭楚藩等,正聚集小朝街八十五号指挥部里,召集各标营代表开会,商议起义时间。有报汉口宝善里失事,正争论犹豫不定,邓玉麟赶到,说明状况之危急,众人遂定,下令今夜12时发动,发炮为号。拟出通知,派同志分头传递。邓玉麟晚10时向城内各军营通知完毕,因城门戒严,好不容易得出,翻墙进到炮队,由于夜深,人员皆睡,举事已不可能。

  10月9日深夜,小朝街指挥部突被清军包围,留在内的彭楚藩、刘复基被捕。运送弹药的杨洪胜亦在街上被捕。清官府连夜严刑审讯,三人坚贞不屈,凌晨慷慨就义。

  10月10日(八月十九日)天明,竟夕未闻起事炮声,正诧异的工程第八营革命士兵,又闻彭、刘、杨被害,莫不悲愤填膺。熊秉坤约集同志,决定发动。又与附近第二十九标和三十标同志取得联系。因同兴酒楼之联络,工程八营几乎尽是革命党人或支持者,待到当晚点名后,在熊秉坤等带领下,率先发动,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工程营顺势占领楚望台总军械库,二十九标和三十标立刻响应。

  上午,邓玉麟等从炮八标到汉口孙武治伤处,报告误事原因,一致决定今夜还要干,不干不行!邓玉麟等下午过江,6时赶至武昌城外南湖炮八标。待至晚上8时,十字街火起,瞬间城内枪声四起,邓玉麟等遂迅速率全标发动,发炮响应,携炮十余门,入中和门进城。沿城架大炮六尊,照督署射击,余炮架在楚望台,轰击各标。官长皆被吓跑,各标革命党人乘机带头发动,起义各标合兵一处,连续攻击督署,大炮猛轰,总督端澂和统制张彪惊恐逃窜,遂占督署。义军乘胜攻击,一举占领武昌全城。张育万等方言学堂学生,早已待命,闻声而动,奋勇参战。在此后的阳夏保卫战中,方言学堂学生张育万与同学王文锦、聂豫、郭寄生等,和武汉军民一道浴血奋战,创建奇功。

  10月11日,起义第二天,革命党人占领武昌,张育万见起义军作战忙碌,城内混乱,各种消息飞传,人心浮动,即在众同学支持下,主动站出来,自任民政部长,组织人员,建立机构,维持市面,稳定民众。10月20日《民立报》对此作了报道。因居正在起义前去上海,未能按计划请来素有威望的黄兴、宋教仁,起义后,众革命党一时无首,共进会和文学社领导之间又有矛盾,不能一致。革命党人软弱缺乏自信,最后只好请出旧军官黎元洪等和旧咨议局立宪派议长汤化龙等,一起组成军政府,大多革命党人则被边缘化。军政府组织条例公布后,张育万的民政部并入新的政事部内务局,原民政部张育万和他的下属同事费渠、高震霄、袁国礼、邱前模、黄燮亟、聂守经、刘汝璘等人,或被调走,或被留用。武昌起义胜利后,张育万被革命党人推为“乙种武昌起义有功人员”。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应黎元洪之邀,4月9日抵武汉。张育万作为革命党人代表,参加了孙中山先生来访活动。张育万在武昌起义前加入共进会,参与开办同兴酒楼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已与居正先生熟识。这次活动中,张育万有幸经居正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先生及长子孙科,同他们建立了终身友谊,从此长期保持通信往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