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爷爷——辛亥革命先贤宋大章(2)

辛亥革命网 2015-02-28 14:0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煜 查看:

我的爷爷宋大章,字寰文,号辽鹤,1911年,爷爷参加了辛亥革命,年底奉命被派往蓝天蔚部任关外都督府秘书长、北伐讨虏第二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同时兼任山东全省沿海稽查局局长。

  1906年我爷爷受到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也由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坎坷历程,在他的革命生涯中,三民主义是他坚守一生的信条,而他从未曾背弃过。

  1911年,爷爷参加了辛亥革命,年底奉命被派往蓝天蔚部任关外都督府秘书长、北伐讨虏第二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同时兼任山东全省沿海稽查局局长。之后我爷爷协助蓝天蔚率师北伐,粉碎了“勤王军”南下的计划,打破了清廷偏安东北的幻想,使垂死挣扎的清王朝更加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在北伐军浴血奋战长城内外,连战连捷之际,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被迫宣布退位,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走向了坟墓。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1914年7月8日,孙中山为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中华革命党。我爷爷坚决支持孙中山武力讨袁的主张,于是率先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为在舆论上配合孙中山的主张,1915年,我爷爷又在北京担任《新民报》的记者、主笔,还自创《国风日报》并任主笔。为了“护国”,在《国风日报》上,他曾旗帜鲜明地“激浊扬清,维护共和的民国”,相继发表大量强烈抨击“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文章:《忠告大总统》、《诛甘心以国为孤注者》、《袁氏其亦知足否乎?》、《亡国论》、《其奈此万恶之监时政府何》等,终致《国风日报》遭到查封,我爷爷也被袁世凯逮捕入狱,险遭杀害。后幸因妄图登上“洪宪”帝座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与志士的一片声讨中,于1916年6月6日“忧惧而死”,之后我爷爷方获释出狱,重操笔政。在狱中,他结识了南社诗人景定成,出狱后便由景定成、杜羲介绍加入“南社”,以诗会友,共议国事。

  1917年,孙中山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设大元帅府于广东士敏土厂,并要求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武装护法运动。我爷爷奉召前往广东就任大元帅府参议、非常国会秘书,积极协助孙中山开展工作。但后来受到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军阀的破坏和干扰,护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次年5月,孙中山辞去海陆军大元帅职务,离开广州。

  1919年我爷爷在离开广东后,奉孙中山之命前往湖北、四川继续参加护法战争,任虁府靖国联军豫军军官教育团教育长、施南鄂豫靖国联军总司令部总参赞、副司令。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在与北洋军阀展开斗争的同时,仍努力做好西南各方面的工作,期望西南各军“翻然憬悟,共成会师盛举”。1921年1月,我爷爷协助蓝天蔚率联军向盘踞在长江上游的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部发起总攻击,联军前敌迭获胜利,但是狡猾的北洋军阀用巨款买通了鄂西一带的土匪,这些号称“神兵”的土匪在后方大肆烧杀抢掠,袭击联军,刚刚组建的联军兵力单薄,在敌军的前后夹击下终遭失败。

  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国民革命严重受挫。但我爷爷对孙中山“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理念丝毫没有动摇,并赞同孙中山联俄、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的主张,毅然加入由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国民党。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职。6月27日,孙中山命令粤、赣、滇、黔各军讨伐陆荣廷等,并任命陈炯明为“援桂”总司令,分兵三路进攻桂军。仅三个月即平定了广西。接着,孙中山决定乘北洋军阀内部矛盾尖锐之机,出师北伐,征讨北洋军阀,以求“成勘乱之功,完护法之愿”,“统一中国,非出兵北伐不为功”。陈炯明则把广东看作他私人的地盘,曾多方阻挠孙中山就职大总统,也不同意派兵北伐,声言要孙中山赴欧美各国考察。孙中山对于把广东作为北伐的基地巳无甚希望,就毅然从梧州北上桂林,在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借道湖南北伐,以摆脱陈炯明对北伐的掣肘。在这关键时刻,我爷爷仍然义无反顾地追随总理孙中山,在桂林出任大本营军事委员,随后又出任广东大总统府简任咨议。

  特派回奉,致力于“南北统一”

  二十年代初期,南方的孙中山与东北的张作霖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他们密切合作,建立了以对抗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阀的军事同盟,这对当时的南北政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巩固和发展这种关系,1922年初,我爷爷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被特派回老家奉天,任驻东北联络员,以奉天省议员和东三省《民报》主笔的公开身份活动于东北高层,并积极筹组和领导东三省民治俱进会的工作,积极宣传三民主义。当时东北鱼龙混杂,各方势力均在窥视、渗透、拉拢张作霖,国民党内部也有人为饱私欲谣言惑众,在筹组东三省民治俱进会时,就有谣言称东三省民治俱进会干事长赵锄非不是国民党人,我爷爷得知后为团结和稳定国民党在东北的组织立即致函总理说明情况。信中说,赵锄非虽然未曾侍从孙中山左右,但的确是同盟会的老同志,并且曾在东北军第一师任参谋长一职,为了国民党的事业他几乎性命不保,着实忠心耿耿,故此谣言不足为信,此外信中还提到根据张学良的请求,建议孙中山先生多派些国民党的军事人才到奉天,以壮大国民党在东北的影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