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爷爷——辛亥革命先贤宋大章

辛亥革命网 2015-02-28 14:01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宋煜 查看:

我的爷爷宋大章,字寰文,号辽鹤,1911年,爷爷参加了辛亥革命,年底奉命被派往蓝天蔚部任关外都督府秘书长、北伐讨虏第二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同时兼任山东全省沿海稽查局局长。

  我爷爷宋大章离开我们将要一个甲子了,爷爷是在我出生的前两年(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五日)在上海家中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虽然我从来没亲眼见到过爷爷,但在我幼年的记忆中,挂在奶奶房中的那张爷爷的遗像,和照片下镌刻着“精神永存”四个金字的汉白玉骨灰盒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逢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孙辈总是在奶奶的安排下,按长幼逐一向爷爷的遗像磕头祭拜。

  往返两岸,探寻爷爷的足迹

  我们宋家原本是个大家庭,我爷爷共生育了一女四子,大姑宋寅珠、大伯宋连庠、我父亲宋连祁、三叔宋连璟、四叔宋连弘。在我小时候,家中长辈从来不在小辈面前主动提起爷爷的往事,我们只能从大人们的窃窃私语中了解一二,只知道他早年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参加过同盟会和辛亥革命。每当我向爸爸问起爷爷的事,他总是回答说:我们小时候,你爷爷从来不在家中谈论他工作上的事和他过去的经历。在他的记忆中,爷爷总是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几个月、几年都见不到他的身影。

  解放初期和文革中,家中所有爷爷的照片、历史资料、收藏的书籍字画等悉数被毁,烧的烧、抄的抄,损失殆尽。家人也因家庭出身的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我们全家都生活在爷爷带来的历史阴影中。当我中学时,由于奶奶在过年时常念叨姑姑在台湾不知如何,我才知道自己有一个姑姑在台湾,但早已失去了联系。1979年中国石油代表团为了开发南海油田,来到美国考察,而我的表哥正巧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便向代表团说起自己在上海还有外公和舅舅,并将地址和一封简信托付给代表团成员回国寻找,没想到那人的爱人正是我父亲的同一系统的同事,经过如此曲折,我们和姑姑家才终于恢复联系,又过了几年,我父亲才在美国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得于与我姑姑重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讳莫如深的往事也逐渐透明。2011年,我国隆重举办了纪念辛亥百年的活动。这勾起我对爷爷过去的事业一探究竟的兴趣。作为宋家第三代的长孙,我感到我有必要,也有责任把爷爷真实的革命经历搞清楚,并且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带着这个目的,我在网络上查找关于我爷爷的词条,得到的信息都比较笼统,资料也不像他的同辈人那样详尽。随后,我又先后踏访了上海档案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但都鲜有斩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一个确定的信息,早年的国民党重要历史档案,都在国民党撤往台湾时,被一并带去了台湾。

  从2011年开始,我和四叔宋连弘、我的女儿宋之珺先后八次分别前往台湾继续寻找。我们先后去了国史馆和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查找有关我爷爷的档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党史馆前馆长邵铭煌先生的大力帮助下,我们在浩瀚的国民党历史档案中查到了部分相关档案。这其中有我爷爷在奉天工作期间的多封写给总理孙中山的亲笔信函和孙中山先生的亲笔批复,以及爷爷的入党志愿书等一批堪称珍贵的史料,从而使爷爷早年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投身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经历,完整而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追随国父,革命之志终不渝

  我的爷爷宋大章,字寰文,号辽鹤,1888年6月18日出生在辽宁省北镇县宋家台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曾祖父宋福刚祖籍山东黄县,早年随祖上闯关东垦荒移居东北。爷爷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饱读诗书、长于文学,喜好收藏字画。他先后就读于广宁工学、陆军随营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和奉天法政学堂。

宋大章民国三十五年像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