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护民大将军——回忆盖世之杰吴禄贞(3)
辛亥革命网 2011-03-0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厚婉 易绍连 查看:
为了把斋藤季治郎从局子街赶出去,吴禄贞与周维祯、李恩荣一行十余人,带着绿林朋友张作霖等人写给绿林好汉韩登举的信,进入夹皮沟。韩登举率众迎接,招待甚丰。可是一问到他们的实际情况,却大吹法螺,并无诚意。吴禄贞心生一计,骗他们说:“我原本南方盗首,手下有三、四万人,枪械齐全,威武雄壯。不像你们散漫无力,并且大半都是徒手,焉能成其大亊”。韩登举忍不住禄贞的讥讽,当即召集部下三千余人,马匹约千匹,请吴禄贞察看。祖父看到数额不虚,枪枝虽不一样,倒也一人一支,心中暗喜。隨即对他们说:“聚义绿林,劫富济贫,更应该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日夲侵略者骂你们是盗匪,你们更应该拿起手中武器,给他们以严厉地打击”,结果群情激愤。祖父见此情况,随即拿出银钱犒赏他们,并购牛羊赏给他们大吃一顿,韩登举这些绿林好汉,从此感激诚服。
祖父吴禄贞有了这支武装力量,加以改造,整训军容、军纪,战斗力有了提高。把他们分布在谈判地点的两旁,部署妥当之后,再直面斋藤。斋藤见禄贞站立在庙门屋檐下,龙旗招展,军士有数千,虽然服装不够整齐,但个个威武雄壮、精神抖擞,非常惊讶。祖父吴禄贞毫不顾斋藤是他在日本的老师,直逼斋藤説:“我是中国的边疆官长,负有守土卫国的天职,长期就住在这片国土上,是你们强占这块地方,贵军必须赶快退出,不然武力解决”。斋藤回答:“你可以送文到朝鲜统监处,如果有统监的命令,我们就退出去”。禄贞继续说:“我只知守土卫国,外交谈判,那只能由我国外交部和贵国外务省去解決”。斋藤自知不是吴禄贞的对手,乖乖退出局子街。
吴禄贞深知,镇守边疆,必须充实兵力,整顿防务,训练宪兵队。于是他在和龙峪等处、设立14个派办处,分理地方政务,监视日本宪兵分遣所的活动,并增调巡警,维持治安。
1907年11月7日,他以吉林边务公署的名义,查封天宝山银矿;在稽查处扣留日本人私运出境的矿砂;封闭杉松背森林;取缔了日本在延边非法设置的都社长及其行政机构;提出禁止侵吞农民土地。
1908年2月,日本军宪在会宁至六道沟90里的地段上,私钉木桩,将中国地名篡改为“间岛XX社”。吴禄貞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连夜拔掉,并严词驳斥了斋藤的无理举动。斋藤叹曰:“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欺也”。在延边戌边期间,为了坚定守土卫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決心和力量,祖父吴禄贞在延吉亲自督促修建“戍边楼”。在戍边楼落成时,他极其兴奋,登楼远眺。即兴吟诗一首:
筹边我亦起髙楼,极目星关次第收;万里请缨歌出塞,十年磨剑笑封侯;
鸿沟浪靖金瓯固,雁碛风髙铁骑愁;西望北山云气渺,图们江水自悠悠。
诗言志。我们认为,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祖父吴禄贞志存高远,胸怀豁达,镇守边关,一心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他耻笑当年那些只知“书中自有黄金屋”,升官发财,图谋私利,鱼肉人民的官老爷。自己万里请缨,十年磨剑,绝不是为了蟒袍玉带,顶代花翎,而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充分体现了祖父他的人格魅力。现在是金瓯己经固若金汤,鸿沟的风浪也已平静,但雁碛风浪仍然很髙。敌人见到我们虽然有些胆颤心寒,但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组织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素质,随时准备应付侵略者的军事挑衅。北山还是云气渺渺,图们江水悠悠自得地流淌着,词句抒发祖父髙瞻远瞩,旷达为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舟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至今读来,仍然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发人深省。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对祖父吴禄贞无限爱慕和崇敬之心。
吴禄贞不仅非常重视边疆建设,修筑公路,还报请徐世昌批准,从公署办公經費中拨款,设立学务公所,开办学校,修建医院等等。各项要政,依次一一进行。并且清理吏治,以杜绝贪污腐化之弊端。同时担任同盟会的东北支部的领导,着力领导和支持同盟会员革命工作。各级官员同心同德勤奋工作,使内政日益清明,万民兴喜。吴禄贞戍边取得了卓越成效时,却遭到督办陈昭常的嫉姤;日本人也特别惧怕吴禄贞。这些人内外沆瀣一气,向清廷告状诽谤排挤他。徐世昌也担心他“过于强硬”,怕“惹出亊端”,淸廷随即将其召回北京担任外务部顾问,与周维桢共撰《中朝界务长文节略》。外务部以此答复日本政府,逐条批驳了日本政府妄想改变中朝国界,侵占我国土的所谓照会,使其彻底破产。
延边自吴禄贞调走以后,日本人又猖狂起来,增加驻军,制造纠纷,侵占土地。新任帮办傅良佐,与日本交涉时软弱无能屡遭失败。清政府无奈,只得再启用吴禄贞。祖父以国家和延边民众的利益为重,不计前嫌。但吸取了受制于人的教训,要求自任督办,坚持专折奏事。清政府无奈,只得勉强同意,提任他为陆军协都统督办吉林边务。
1909年5月,重回任所。他一到任,就再上戍边楼,豪情满怀,随即又吟五律一首:
烽火鸡林戌,筹边两度来。春风吹细柳,寒月照墩台。
虎节黄金印,骊歌白玉杯。登楼望长白,处处阵云开。
诗中表述了吴禄贞二度来延边是以陆军协都统官衔任职的,他可以直接上奏折,可以放开手脚为国为民做更多的好亊。此时的长白山己不再是“云气渺”,而是“阵云开”。日本侵略者已增兵图们江岸,肆无忌惮地对我挑衅,扰民夺地。他上奏满清政府,批准他再建新军一镇(即一个师),自已兼任镇统,成立屯田军一标(团),任革命党人柏文尉为标统,經过両年多的反复较量和斗争,日本帝国主义者挑起的所谓“间岛問题”,在吴禄贞义正严辞、有理有据的坚强反击下,彻底呜呼哀哉了。
1909年9月4日,中囯外务部尚书梁敦彦与日本特命全权代表伊集院彦吉在北京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条款中明确规定:中、日两国政府声明,以图们冮为中、韩两国界,再次确立图们江是中、韩两国的界河。吴禄貞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了延边这块美丽富饶的国土,是当之无愧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这也是他毕生履历中最光辉的-页。
1910年2月17日,清政府怀疑吴禄贞“有革命嫌疑”,以经费不足为由,下令将吉林边务督办公署撤销。三月吴卸任回京,补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衔。不久,特派为法、德两国阅操委员,调查、考察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