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父亲张肖鹄的情况点滴

辛亥革命网 2010-12-2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怀京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父亲张肖鹄出生于湖北鄂城葛店墩子塘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九四九年,葛店解放给父亲带来无比的喜悦,并开始有了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
 

  我的父亲张肖鹄出生于湖北鄂城葛店墩子塘村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二十岁时(一九○三年)中秀才,二十三岁时考入两湖师范学堂。由于父亲出身于社会最低层,深知生活在满清统治下民众的疾苦,在认真研读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后,认定只有推翻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才能挽救濒于危亡的中国。因而他毅然加入共进会,并参加了辛亥革命

  在尔后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游学,还是从戎,乃至从政,他总是努力践行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思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总是让他以“头破血流”而告终。尤其是旧军队的倒行逆施更是使他痛心疾首:从戎时,他亲眼看见士兵鱼肉民众自己却无能为力,从此他愤然脱去戎装;从政时,他禁(大)烟,却遭到军队的阻挠,从此他毅然辞职返乡。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通过办学校,以启迪后人。

  一九四九年,葛店解放给父亲带来无比的喜悦,他感到,共产党实现了他奋斗几十年未能实现的愿望,他对新中国满怀美好的向往和希望。刚解放,首先接触的是解放军。他看到,解放军一反旧军队的种种恶习,对民众是秋毫无犯。他经常对我们说:“解放军是有史以来首屈一指的好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没有一个骚扰老百姓的。毛主席、共产党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武装了解放军的思想和行动,造就了一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人民子弟兵。这与国民党的军队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就注定了国民党的失败和新中国的诞生。再者,各级人民政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又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血肉相关,这就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美好宏图,将来人民的生活是无限美好的。”

  他老人家鼓励我们学习时事政治,扩大眼界,使我们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开始有了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崇拜和信仰。正因为如此,我们家两代三个女孩子才可能相继于建国前走进革命阵营:四九年七月份,鄂南干校招生,父亲亲自给鄂城县长写信,介绍自己的孙女德春进入了这所学校;八月份,他又让自己的次女怀平考入了中原大学;九月份,中南军政大学总校招生,葛店驻军陈政委问我是否愿意参军,如果愿意,让父亲写一介绍信就可以报名。在父亲的支持下,我持他的介绍信进入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他曾对我说,祖国还有大部分地区没有解放,国家正在用人之时,你们青年人不在此时报效祖国更待何时?父亲满怀爱党爱国的热情支持我们走上革命道路,这在当时是一般的人、一般的家庭难以做到的。

  在我入伍前夕,他老人家一再叮嘱我:“第一,不要想家,家里有我料理(当时,我母亲已卧病在床,我有些依依不舍,不忍心走);第二,一定要勤奋学习,提高对共产党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第三,共产党喜欢老实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做事。”从这几句临别教导中,我真感到他老人家对共产党和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把老人家的教导铭记在心。

  父亲不仅支持自己的女儿和孙女参加革命,还动员他的学生参军参干。当时,不管是葛店驻军还是鄂城县政府,都对他很信任和器重。四九年冬,他以学界代表出席了鄂城县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五○年秋,又被选为省人民代表,出席了湖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会议期间,他认真学习文件,做学习笔记,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身体及精神面貌都年轻了十几岁!会后,他满怀激情地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传达会议的精神,畅谈自己学习体会,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他还根据党的政策并针对时弊,亲自编写短剧,让学生在民众中演出,从而使学生接触民众,接触社会,以培养新中国、新社会需要的人才。

  然而,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满腔热情地把自己融入新社会时,土改运动把他卷入了旋涡。由于父亲为人耿直,为办教育得罪了族中的个别人,他们利用土改干部不明真相,纠集一帮人起哄揪斗了父亲。后来又被家乡划为地主,让他接受斗争和清算。他当时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不得已,只好利用筹借清算赔款的机会,以一纸路条(乡政府的证明信),离开他挚爱的故乡,离开他亲自创办的学校和那些他倾付了心血的学子,去景德镇投奔他的次子、我的二哥怀方。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