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葛松亭(2)
辛亥革命网 2011-10-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葛祖忆 查看:
在恽代英的帮助和教育下,其弟恽子强于1923年入党,葛季膺于1925年入党后,他俩同去东北吉林长春第二师范任教,共同领导东北青年学生爱国反帝斗争后,由恽代英介绍同去革命政府工作,1926年秋同回南通结婚,居住在其兄高松亭家四年之久,继续从事革命活动。首先帮助通师和南通中学的进步学生组织了革命青年社,讲授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和青年运动的经验和方法,并以恽代英、肖楚女从上海广州等地寄来的革命书刊为学习资料(一般都直接寄给葛宅葛松亭),从思想上教育了并鼓舞了广大青年投奔革命工作,最后这些学习材料仍交葛松亭窖藏于他卧室的天花板上。1957年父亲将这些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书籍及党组织学习文件、党员的日记本、入党志愿书及党组织开会记录以及恽代英先烈生前的来信等于1957年全部由葛祖慈弟去北京亲手交给瑞龙表叔,后来表叔告之这些东西都作为极珍贵的历史文物,经他手完好无缺的献给党中央,并说“葛为革命事业是用自己的双手提着自己的脑袋干的”,并认可他是党的患难朋友,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英雄人物,他的历史功绩人民不会忘记。从南通市中共市委党校领导岗位上离休的老共产党员陈汝明同志也说过:“他在北京为刘瑞龙编校《回忆红十四军》一书初版至此书发行国内外,历时半年,每天与表叔刘瑞龙接触,每次谈及葛松亭政治情况均有此看法。”《刘瑞龙传》P224明确指出“葛松亭是恽代英好友,是南通唯一的武昌首义的参加者”。《刘瑞龙传》的作者陈汝明反映“葛松亭不但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中立过特等大功,对南通早期共产党的发展事业有过巨大贡献,是与时俱进的革命家。”
1918年至1929年父亲担任南通《通海新报》经理兼主笔期间,为了支持恽代英在南通发展党的事业,葛辞退了报馆内有反共言论的刘孟晋,另请地下党组织骨干恽子强、葛季膺、刘瑞龙等人进报馆撰写社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共产党的进步思想,并提供自家的住宅和报馆作为地下党组织活动场所和宣传阵地。
《通海新报》始终以宣传进步思想抨击邪恶势力为宗旨,终因其社会影响力极大而激怒了反动当局以“思想反动,宣传赤化”为借口查封了报馆。从此父亲被怀疑为赤色分子而背井离乡去苏州逃避祸患,饱受长期失业之苦,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心不抛弃笔杆子,仍以写进步文章唤醒人民的觉醒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并未满足于投稿苏沪各报社领一些稿费,而是有更大的目标,而是要通过边社会调查边写作完成一部著作,他的文稿(文革被劫走)凝聚了他的心血和真正无私的品格,他那刚毅耿直的性格,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跃于字里行间,他用自己微弱的声音唤醒民众最大程度的从思想上迸发出拯救中国的激情。
父亲虽身处逆境,依然无怨无悔,暗中冒险帮助险境中的共产党员。1930年父亲失业后见特约撰稿记者共产党员丁瓒处境险恶,立即支持他去东南大学学习,并资助其学费,解放后丁在中科院任职。1931年4月当恽代英烈士遇难后,恽夫人沈葆英立即去上海把儿子恽希仲寄放恽子强家请葛季膺带,自己孤身一人来到南通葛松亭家,沈原为小学教师,地下党员时年26岁,沈仍想任教师,由于文凭在抄家时被劫走,因此工作更难找,为寄托思念代英之情,父亲特为她买了一架风琴,经常弹的曲子是《燕双飞》,沈经常边弹边流泪,为解其忧伤之心,父亲暗中去教育局托熟人安排她去西亭小学教书,后又几度失业,经恽夫人努力自学护理知识考取基督医院任护士(现在的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对外称父亲的妻妹,未婚。沈与我母亲朝夕相处革命情谊之深远远超过了亲姊妹。直到1938年日军占领南通的前夕,她才离开葛家。(父亲资助她100元盘缠,母亲感于她处境艰难,也将自己的积蓄70元资助了她)沈含着热泪说:“嫂子你们对我真好,我永远记住你们。”1941年沈去了延安,解放后在中央中公厅工作。
1943年瑞龙表叔在豫皖苏编曲工作期间,因思念老母曾派人来我家住在我家与父亲商谈此事,要她老人家去,可是老人家害怕,后来父亲指派其大姐陪同一齐前往来我家接老人家的同志名薛驹,陈汝明同志认识他,陈老说他原是南通县委乙种组织县委书记,对外称特派员。全国解放后曾任浙江省省委书记,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那时为了确保来人安全,父亲总要再三叮嘱儿女,要严守秘密,千万不可外传,令母亲站大门口纳鞋底以观察动静。
1947年老太太骨折,父亲送她去南通医院手术,并日夜陪伴其旁。
1946年南通“三一八”惨案,八名进步人士被国民党暗杀,其中通中教师钱素凡于4月4日凌晨在教工宿舍被抓走后,其父钱啸秋(过去报馆同事)曾来我家与父亲共同商议设法营救,可是第二天夜已被杀害。“三一八”期间邻居咎锦章将爱女咎英老师领到我家来对父亲说:“我女儿是共产党员,已被列入黑名单,也是抓捕对象,我知葛先生乐于助人,机智勇敢,定能帮助我女儿逃过一劫”,父亲毫不犹豫的回答他请放心,留下你女儿吧!父亲当即将她藏在卧室的天花板上达一周之久,由母亲给她送水送饭,父母的秘密行动家中人事后才知,解放后咎英老师在北京工作。
当时正鼓励“五户连环是保法”,父亲暗中帮助共产党员,若事情败露,必受牵连,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