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一生——怀念父亲姚(2)
辛亥革命网 2011-09-28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姚继衡 姚贞慧 查看:
杭州光复后,不出一个月,浙江各府属都先后光复,成立军政分府,至此全省光复。(1)(3)(4)(6)(7)
(二)辛亥革命攻克南京之役
浙江光复时,江苏省南京、镇江、苏州的革命党人也已发动起义,但北洋军阀、时为清政府江南提督的张勋率巡防营固守南京,屠杀数千人,顽抗革命军。江苏的革命军急电浙江,要求派军支援。浙江都督府认为攻宁成败有关革命大局,必须尽力援助,以求必胜。于是在新军二十一镇中抽调原步兵第八十一标全部,八十二标一个营,巡防营三营,炮兵、工兵、辎重营各一队,另宪兵一队及将南京第九镇溃散骑兵收编的两个队编组成浙军援宁支队,派朱瑞任支队长,吕公望任参谋长。②炮兵队由营管带张国威、队官姚永安率官兵一百人,炮四尊参战。
援宁支队于1911年11月12日出发,到达南京外围。经与联军会商,浙军承担朝阳门、太平门方面的正面攻击。这一带是张勋守城部队的主力所在,战斗十分激烈。敌人凭借有利的地形、坚固的城墙,负隅顽抗,且数次出城骚扰反扑,浙军阵势几濒于危。
经现场侦察,认为紫金山的天堡城是这场战事中必须抢占的制高点,占据此点,即可钳制敌人。支队司令部于是下令征召志愿人员,编组成两个敢死队,乘黑夜分路进袭,攻克了天堡城。父亲随即率炮兵队登占天堡城,炮火威力大显,径向城内总督署等要地轰击,极大地震撼了敌人,动摇了敌方军心斗志,又摧毁了几处城墙,步骑兵得以乘虚冲锋入城。其他各部联军也陆续进城。此时,敌军斗志全失,纷纷溃散。张勋不得不带着残军逃往徐州。12月2日,南京光复。
南京光复后,革命形势大为好转。至此各地独立省份都纷纷派代表至南京集议,组建临时政府于南京,定国号为中华民国,迎孙中山于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实行民主共和制,为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
临时政府陆军部长黄兴随即命令浙军支队扩编为陆军第六师,将步兵补足两旅四团,骑兵、炮兵扩编为团,工、辎两营照旧。因为这次联军攻克南京之役,得力于浙军的炮兵,故陆军部对六师炮兵团的装备换发了沪造德式75管退山炮及日造三八式野炮各一营,这在当时应是比较先进的武器了。
陆军第六师编组告成后,即依照黄兴命令,向北进军。二月间进驻宿州。时南北和议告成,清帝逊位,六师于四月间班师回浙(1918年,第六师改称浙江第一师)。(1)(4)(6)(7)(8)(9)
1948年春,乡梓耆宿吕公望先生来我家访旧,与父亲论及往事,吕老对当年革命军光复南京时,父亲所率炮队的功绩犹称道不已。
(三)1927年初的宁海战役
1926年9月,浙江陆军第一师由徐州开回浙江,师长陈仪响应国民革命,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驻扎杭州、绍兴到上虞县五夫一带。同年冬,直系军阀,号称“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司令”的孙传芳所属周荫人部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压迫下,从福建退到浙江,经长途行军,其先头部队已逼近宁海,宁波人心惶惶,要求十九军出兵抵制。1927年1月,十九军经宁波向宁海进发,由于多种原因,出战不利,不断地向后溃退。第二师师长兼前敌总指挥余宪文及参谋长殷祖绳守在通道路边,想加以收容组织,也毫无成效。在此混乱时刻,父亲(时任军部直辖炮兵团附)受命率卫兵坐镇奉化县方门村军部前,指挥溃散官兵向指定地点集中,重新组织整顿,军队得以稳住,地方赖以安定。(1)(10)(11)(12)同年3月父亲升任炮兵团团长。
(四)北伐战争的龙潭战役
1927年8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宣告下野。北伐军总司令部改组为军事委员会,由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李烈钧等九个委员集体负责。已被赶出长江中下游的大军阀孙传芳在直鲁军阀张宗昌及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企图卷土重来,向南京反扑,与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指挥的国民革命军会战于南京外围要地龙潭,是为著名的“龙潭战役”。这是一次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双方集结了大量兵力,形成相互包围的错综局面,双方人员伤亡均以万计,战斗十分惨烈,形势极为严峻。孙传芳又从长江北岸调来增援部队,企图孤注一掷。在这关键时刻,时任总指挥部炮兵团长的父亲,指挥所属炮兵,压制了敌方疯狂的炮火,并向江心轰击,弹无虚发,将敌增援的运兵船一一击沉,绝孙军后援,奋北伐军心,取得了龙潭战役的胜利。(1)(13)
父亲在这场战役中获《龙潭第一功》奖状一件。
(五)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二八淞沪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后,胃口越来越大,又妄图侵占我南方经济重镇上海。于是在上海杀人放火,滋事生非,浪人四出,制造事端,借故向我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与此同时,日本海军30余艘战舰纷纷驰入黄浦江,数千名陆战队员在上海登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终于1932年1月28日夜11时在上海闸北公然向我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防线发动进攻,遭到十九路军将士坚决抗击,一二八淞沪抗日战争序幕,由此揭开。
在十九路军将士们英勇抗击下,日本侵略者损失惨重,却未能越雷池半步,不得不多次撤换主帅,一再大量增兵。在此情况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张治中③主动请缨前往上海支援。当局便将京沪(今沪宁)、沪杭铁路沿线的陆军第八十七、八十八两个师,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陆军独立炮兵第一团山炮营等合编为第五军,由张治中任军长,于2月6日开赴上海作战。为加强协作领导,全军仍归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统一指挥,由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防守右翼,张治中防守左翼。父亲作为独立炮兵第一团团长,至时也便带着一个炮营,从镇江驻地开往上海,参与了这场抗御外国侵略者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