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辛亥志士方贤生平(3)
辛亥革命网 2011-09-2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方山愚 查看:
1929年方贤任山西军事整理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商震是山西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
1929年8月19日方贤正式参加中国国民党,党证号为军书字07378号。
1931年方贤任三十二军司令部总参议兼后方留守司令。(商震为第三十二军军长)
1931年10月方贤与先母张淑瑛在北京结婚,母亲是北京通州人氏,粗通文字,能写家书。在家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膝下育有二女一子。外公是北京有名的老中医,生平一向乐善好施,对于穷人特别关照免费送药,邻居称之“张善人”。家住崇文门外大石桥火神庙街3号。
七、讨伐石友三
从1920年到1930年十年间,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以及后来的蒋、冯、阎、桂各派之间展开大规模军阀混战,方贤作为职业军人,以守土卫国,抗敌保家为己任,没有政治野心,不愿介入各派系之间的政治斗争,唯在1931年参加过讨伐“倒戈将军”汉奸石友三的战役。
石友三,行伍出身,原是冯玉祥的护兵,追随冯南征北战、敢拼敢打,升迁很快,1925年秋,任第五军军长。但此人吃喝嫖赌、横行霸道、乱杀无辜。特别是利欲熏心、毫无信义、反复无常,他先追随冯玉祥,冯蒋反目时,背冯投蒋,不久又叛蒋投阎,中原大战后冯、阎失败,蒋介石以华北军政大权委于张学良,此时石友三又背叛阎锡山投张学良。1931年2月亲赴沈阳晋见张,表示投效。
但是不久之后,1931年5月,汪精卫、陈济棠等在广州开非常会议,决定另立国民政府,到顺德串联石友三反蒋,许以高官厚禄。石见有利可图,便接受了汪、陈的任命以广州“国民政府”委任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名义于7月20日出师伐张。其时,张学良已经截知其起事密电。24日南京国民政府免去石友三本兼各职,通令拿办。张学良也以副总司令名义电致华北各将领谴责石友三,并且采取“诱敌深入、节节后退”策略吸引石部北上保定、进入了东北军的包围圈。此时方贤任三十二军司令部总参议兼后方留守司令,参与指挥部署,配合东北军在保定南大冉与石军激战三昼夜,石友三数万人全军土崩瓦解,落荒而逃。讨伐石友三战役取得全胜。
抗日战争开始后,石投靠日本人被改编为汪伪之“中央军”,反共、屠杀抗日军民,最终被其部下逮捕,于1940年12月被枪决。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八、加入中央军
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许多地方部队包括西北军、东北军、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部都整编加入“中央军”(非蒋嫡系)。1934年6月,方贤被调到南京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总务厅第一处少将处长,主管人事工作。
先父方贤为人一向诚实本分。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事必躬亲,认真负责。当时国民党部队各级官长贪污腐败成风,克扣军饷,吃空名,军队走私等事屡见不鲜,在其军政中央机关也有反映。方贤对此类情形均秉公核查,认真处理。例如:1935年11月2日亲拟的《签呈》报告称:
“窃查本部现在奉命减发经费,情形异常支绌。少将高级参谋杨廷溥顾问高尔登上校参谋郑介民等三员从未到部服务,拟请开缺。又查少将高级参谋周磐、赵锦雯二员,及其他调赴行营服务各员本部薪水拟自十一月份起停支……是否有当,理合签请
鉴核示遵。谨呈
委员长 蒋 职方贤”
如此认真秉公办事难免得罪人,也不一定能讨上级的好评。例如1937年2月方贤由参谋本部总务厅第一处少将处长调到本部任少将高参是平调、考绩等第为“乙”,而接任的李健侯为第一处第一课上校课长,升任少将处长,考绩等第则为“甲”。很明显方贤是属于“不会做官”的一类人。
九、抗战八年
方贤在第一处任处长近三年,1937年3月1日到本部高参办公室供职。当时参谋总长是程潜,参谋次长是熊斌、杨杰,主任高级参谋是张元祜。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1938年1月参谋本部撤消,改设军令部。徐永昌任部长,熊斌、林蔚任次长,张华甫任主任高级参谋。高级参谋的人选也有所调整和增加,由1937年的12人到1938年的19人,再到1939年的23人(方贤留任到1939年)(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