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祖父杨德麟、叔祖父杨毓麟兄弟(5)
辛亥革命网 2011-09-0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杨道隆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亦是吾叔祖父杨毓麟殉国100周年;祖父杨德麟殉国97周年纪念。作为后人的我,特书此文以表追思。 ,缅怀祖父杨德
南京临时政府不忘其功勋,据家谱记载,民国元年,总统府下令建专祠,国史馆立传。
祖父兄弟三人,除老三殿麟因年少时患病至又聋又瞎而未参加革命外,德麟、毓麟兄弟二人均以复兴中华为己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座右铭,终日奔走国事,无暇顾及家事,故家境清贫。
祖父殉难时,我父亲克敬(其母早年病逝)、伯父克勤、伯父克念(毓麟公之子)、姑母克恭(毓麟公之女)尚年幼,原本清贫的家境在叔祖父及祖父相继殉难后,更是雪上加霜,所幸他们仍能得到曾祖母慈爱,方得以成人。
杨开慧被捕后,伯父杨克念为之四处奔波,设法营救。终因奔走过急患盲肠炎,手术时,因一美国麻醉师给他注射过量麻药,手术后不再苏醒。
为褒奖杨毓麟及杨德麟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及表彰曾祖母萧士喆教子有方,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先生褒奖她“乡里衿式”匾额一块,并抚恤金若干,委派政府官员径直送至长沙县高桥甘草坑杨家,交到曾祖母手中。
所幸虽经多次政治运动的洗礼被蒲塘某贫下中农深埋在他家牛栏地下的“杨氏族谱”得以妥善保存。族谱对褒奖匾额之事尚有记载,使我们后人方知确有过此匾的存在。
注释:
【1】——杨殿麟著:《杨性恂先生事略》
【2】——曹亚伯著:《武昌革命真史》
【3】——郑逸梅著:《南社丛谈》
【4】——粟戡时著:《湖南反正追记》
【5】——杨昌济文集《滔海烈士杨君守仁事略》
【6】——湖南省革命烈士传编篡委员会《三湘英烈传》
【7】——周震鳞《关于黄兴、华兴会和辛亥革命后的孙黄关系》
【8】——杨世骥《辛亥革命前后的湖南史事》
【9】——于右任《吊杨笃生文》
【10】——《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迹》
杨道隆2011年6月5日于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