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回顾武昌百年家史

辛亥革命网 2011-06-19 00:00 来源:家世春秋 作者:周元培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高祖父虽不是秀才,各种书刊也读了不少,平时就很关心国家大事。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回顾武昌百年家史

第一章  三代师爷

第三节   投奔胡帅报效朝廷

  武昌位于长江中游,连同汉口、汉阳三镇统称武汉,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九省通衢。所谓“九省通衢”,交通枢纽也。通过水陆交通,武汉可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北九省相通。1279年(元朝的至元十六年),武昌(古鄂州城)已成为湖广首府,管辖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的一部分。因此武昌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兵家必争之地。

  1851年(咸丰元年),广西闹起“长毛”,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很快就席卷了大江南北,1853年(咸丰三年)占领了武昌,随即又沿江东下,势如破竹,直抵南京。三月,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改名天京)。1855年(咸丰五年)四月,太平军第三次攻占了武昌,湖北巡抚陶恩培自杀,清廷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代理)。胡林翼上任之后,开设幕府,广招宾僚,扩编“湘军”,开始了长达年余的围困武昌之战。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高祖父虽不是秀才,各种书刊也读了不少,平时就很关心国家大事。当时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和胡林翼等人名望很高,是清廷重用的汉臣,也是读书人崇拜的偶像。高祖父最敬佩的人就是胡林翼,因为他文武双全,为官清廉,爱才惜才,为人机敏。听说胡林翼正在湖北“招兵买马”,在他用人之际,投到他的麾下,也是明智之举。于是,当了几年师爷的高祖父,决定投靠胡林翼。

  高祖父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展转来到胡林翼设在金口的大帐,金口在武昌西南约50里的长江南岸,1938年中山舰沉没地就在金口。那时武昌还在太平军手里,双方在武昌外围的拉锯战打得十分激烈。可见高祖父当年不畏艰险,投笔从戎,满腔热血,为报效朝廷而来。在胡林翼的幕府里,正需要这样成熟的文案人手,于是高祖父就留在文案处,负责掌管公文、书信等事宜。

  1856年(咸丰六年)12月,太平天国天京内讧,武昌守军突围撤走,胡林翼乘机占领了武昌。清廷也以武昌克复,实授胡林翼湖北巡抚(代理转为正式)。胡林翼占领武昌之后,很快就肃清了湖北境内的太平军,开始整饬湖北军政吏治。此后,胡林翼又配合曾国藩,和太平军鏖战于九江和安庆两地。而高祖父就一直留在抚衙里,继续当文案师爷。

第五节   三代幕僚师爷世家

  1857年(咸丰七年),“长毛之乱”波及浙江西部重镇衢州,威胁清军的后方,震动清廷。高祖父担心绍兴老家的高祖母无依无靠,恐怕战乱临头逃避不及。第二年,高祖父就请假回家,接来了高祖母和两位伯曾祖父。一家四口就在武昌蛇山南麓的玉枢殿乌鱼池2号(今后长街的先贤街)落了户。从此,高祖父就成了我们武昌周家的始祖。不久,高祖母又生了三曾祖和曾祖。下文为了照顾习惯,对祖辈们的称呼改为太爷、太奶、爷爷、奶奶等。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了圆明园。体弱多病的咸丰帝避往热河,次年八月,病死于承德行宫。六岁的同治帝继位后,西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朝廷与英法媾和,先后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和回民起义,同时,又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就是“同治中兴”,挽救和稳固了腐朽的满清王朝。

  根据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汉口被划为通商口岸。1861年,英国在汉口设立了租界。从此,西方的势力开始深入我国内地。轮船开进了长江,西洋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国人也大大开阔了眼界。可是,高祖父因为安家已竭尽了全力,穷师爷的家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大太爷来武昌以后,就开始跟高祖父学幕。学成以后,只身离家来到江西的瑞昌。

  在周家第二代中,只有大太爷混得不错,他的绍兴乡音比较重,在瑞昌当了个名符其实的“绍兴师爷”。

  瑞昌离武昌也就二百多里,每年都可以回家来呆些日子。后来,大太爷成了家,搬到城北双元巷老育婴堂11号(今楚材巷)。大太爷依然往返于鄂赣之间,两地生活。他有两个儿子,即大爷(早逝)和三爷(1874-1926)。

  二太爷成家以后,搬到城北得胜桥,靠教馆(私塾)为生,他有一个儿子,即二爷。

  三太爷和太爷那时候还小,和高祖父、高祖母住在一起。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就到了光绪年间,高祖父和高祖母渐渐老去,周家第三代已先后降生。

  三太爷和太爷成家以后,仍然没有搬出去。三太爷有两个儿子,即四爷(1879-1924)和六爷(1883-1949)。

  太爷周宗翰,也在家教馆,有两个儿子,即爷爷(1881-1938)和七爷(1885-1949)。

  三爷、四爷和爷爷长大以后,先后去江西跟大太爷学幕。后来,三爷和四爷都当上了县官,可见祖孙三代,是一代比一代有出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