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芹:参加辛亥武昌起义的高邮人(3)
辛亥革命网 2011-06-13 00:00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萧维琪 萧维瑶 查看:
老鼠救了萧芹先生的命
1922年7月9日傍晚,中山先生在永丰舰召集各舰舰长和陆上部队指挥人员开会,决定率舰队进驻白鹅潭,以待北伐军回师讨逆。中山先生亲自草拟讨逆檄文,交萧芹秘密带进广州城,组织同志印刷张贴。当时,出入广州城内要道路口的叛军岗哨林立,日夜盘查行人,稍有怀疑,即行逮捕,或就地枪杀。萧芹不辱使命,情急生智,买了一大包叉烧肉和肉包子,将中山先生檄文夹在包装纸内层,捧在手中,骗过岗哨,大摇大摆进城,找到住处后,将檄文重新抄录,迅即出门联络同志印刷张贴。回来后,见室内一片狼籍,而中山先生手书《讨逆军总司令部檄文》原稿不见了。正惊疑间,几名叛军冲进来,将萧芹捆绑而去。审讯中,萧芹方知叛军不知檄文原稿之事,于是从容应对。因无证据,萧芹被关进广州白云山监狱,同时监押的还有廖仲凯先生。萧芹在监狱中关押月余,后由夫人宋义清求助于江苏同乡、当时的虎门要塞司令李炳荣先生。陈炯明为了笼络李炳荣先生,把萧芹放出监狱,没有定罪。不久,各路讨逆大军纷纷挺进广州,陈炯明自知大势已去,即通电下野,避往香港去了。萧芹回到住所,终于在墙角老鼠洞中找到了那张原稿,已被老鼠啃啮残缺,原来是原稿因包过肉食品浸透香油,被贪嘴老鼠拖入洞中。萧芹笑道:“少了一件中山先生墨宝,救了我一条性命!”
奉安大典之杂务股主任干事
1924年底,中山先生离粤北上及1925年3月12日巨星陨落举国致哀期间,萧芹为中山先生的各种革命活动和治丧事宜做了大量工作。据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奉安大典》和1930年国民政府《总理奉安实录》两书记载:1929年,为安排孙中山遗体从北京西山碧云寺奉移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并举行迎榇、公祭、奉安大典,萧芹任总务组(组长何成浚)杂务股主任干事,负责监督铸造“总理奉安证章”一万五千枚,绘制“总理奉安委员会特别证”和迎榇路线图,监制指挥旗、开道旗、行列旗以及各色臂纱,编纂《奉安须知》,负责迎候日本友人制作的总理铜像和国际、国内各省赠品陈设展览。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头天下午4时40分公祭完毕,即准备总理封棺典礼。到场的有:孙夫人宋庆龄、孙科夫妇、蒋介石夫妇、宋子文、孔祥熙、胡汉民、谭延闿、戴传贤、张人杰、陈果夫、林森、叶楚伧、吴铁成、郑洪年等百余人。在肃立默哀、奏哀乐、行三鞠躬礼之后,孙夫人宋庆龄率孙科、蒋介石、胡汉民、孔祥熙偕同协和医院医生、中山先生生前侍从副官等,众人用手拂拭灵榇周围,旋将铜棺顶托起盖,然后由孙科、蒋介石、孔祥熙、胡汉民4人与萧芹、马湘、陈兴汉、刘钺等8名侍从副官将铜棺安盖,并协同用手将镙钉旋紧,上覆以国民党旗,周围加护铜栅,历时40分钟竣事。
中山先生逝世后,萧芹先后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少将总务科长、中将参军、中将典礼局代局长、抗日后期曾一度代理参军长(时参军长为四川人吕超上将)等职。
1924年2月14日,孙中山在广州西瓜园纪念列宁逝世追悼大会,赞礼的为萧芹
廉介自持的接收大员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淞沪战事日紧,萧芹随国民政府迁渝。当时物价飞涨,家中仅逃难寄居的亲友就有20余人,人多嘴稠,萧芹虽月入简任一级高薪680银元,仍感不支,靠变卖衣物、字画等补贴维持。他一不参加非法的营私舞弊,二不投靠巨富豪门,三不参与宗派集团,去攫取人民财富供无尽挥霍。有一位海外华侨,自新加坡回国,赠给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象牙手杖一支,雕刻极为精细,林森转赠萧芹。萧芹爱不释手,后因家用浩繁,不易维持,亦拿出变卖,被重庆朝天门附近一位经营火柴业的商人买去。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萧芹与何应钦等飞赴南京受降,亲手在南京总统府大门楼上升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当时的接收大员,多被讥为“劫收大员”,无不“五子登科”,成了暴发户。而萧芹却例外的一无房子,二无车子,三无金子,仍然孑然一身,十分清苦。他在接收总统府时,某日有所谓故人来访,见面后,方知此公确是当年中山先生大本营旧人,其后因与蒋介石不睦,转而投靠汪精卫,后来成了汉奸。此时自知前途不妙,专程拜访萧芹,除发了一顿牢骚外,便叙述了当汉奸的经过,然后将他带来的皮箱一只转赠萧芹,并乞“如它日身遭不幸,请善视其眷属子女”云云。启箱后,方知是黄金条子一箱。萧芹大吃一惊说:“老兄知我无权,不能救你性命,如此厚赠,萧芹愧不敢领。如要以黄金买命,何不将此物赠与何敬之(应钦),他一有权,二爱钱,或可为兄周全也。”此人说:“此非弟所愿也。何敬之虽有权爱钱,我不屑相求,亦不愿相见。因素知老兄耿介,两袖清风,此造孽钱不愿落入他人之手,特此相赠,非为买命,幸勿见却。”萧芹大笑说:“萧芹一生安贫知命,素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自勉。老兄的造孽钱,以性命换得,我若取之,岂不更造孽了?况夫子云:“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阁下纵善意相赠,然萧芹终不敢受也。”终于谢绝了这一箱黄金的厚赠。当时随萧芹接收总统府的同事,多知此事,并见过这一沉重的皮箱,多有人说他太傻,与而不取,大可不必。萧芹很不以为然,他说:“当这种傻子,我心甘情愿。”
宋庆龄函邀他去北京参加新政协
1946年,蒋介石“还都复员”后,干起了卸磨杀驴的勾当,把不属于他派系的人和他信不过的人,以“退役”处理,清洗出政府部门。萧芹就这样脱下军装,走出了总统府。1948年冬,淮海战役已动摇了南京政局,继翁文灏后,由孙科组阁出任行政院长。丁治磐任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江苏省主席时,曾聘请萧芹出山,出任江苏省政府副主席兼民政厅厅长。萧芹不屑与之同流合污,在丁治磐亲自登门拜访前携家眷躲到亲戚家去,让丁吃了闭门羹。1949年初,于右任登门力劝萧芹随他一起去台湾,并派人送来全家赴台湾的飞机票,同样遭拒绝。萧芹断然决定留在大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南京解放不久,萧芹接到宋庆龄信函,邀请他同去北京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怎奈萧芹病势沉重,已卧床不起。他复信道:“深感夫人不弃,然芹已病入膏肓,恐不能为新中国效力矣,惭愧之至。”1952年2月11日,萧芹病逝于南京,终年66岁,葬于中华门外雨花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