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芹:参加辛亥武昌起义的高邮人
辛亥革命网 2011-06-13 00:00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萧维琪 萧维瑶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先伯父萧芹先生诞辰125周年。100年前,25岁的萧芹先生参加了辛亥武昌起义,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结束延亘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名字。这既是我萧氏家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高邮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身着中华民国陆军大礼服的萧芹
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老一辈的高邮人,都知道萧芹这个名字。1984年,83岁的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高邮县政协常委崔锡麟先生在《高邮县的第一个国民党县党部》(载《高邮文史资料》第一期)一文中提到:至于1927年以前,高邮的老国民党员,我只知道两人:“①萧芹,字鲁生,时年50岁上下,孙中山先生任广州大元帅时,萧鲁生即为国民党员,1927年国民政府从武汉迁南京时,先任国民政府科长,后来升任参军处中将参军。②谭辅烈,时年约27岁,……其他老党员我没有见过。”
萧芹先生参加武昌起义已经载入史册。1990年由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邮县志》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编写的《人物传略·萧鲁生》称:“萧鲁生(1886-1952),字芹,号钝翁,江苏高邮人。同盟会员。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同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在湖北新军供职,参加武昌起义……”这就明白无误地确认了萧芹先生这一段光辉的历史。
1934年6月16日,纪念孙中山逝世12周年,萧芹及诸战友在南京留影
改革开放30年来,陆续有一些报刊介绍过辛亥武昌起义的功臣萧芹先生的革命经历,如1985年6月27日《爱国报》:“廉介自持的辛亥老人萧鲁生”,《高邮文史资料》第一辑转载;1986年12月24日《扬子晚报》:“背宋庆龄出险的萧鲁生”;1998年5月6日《人民政协报》:“孙中山先生的侍从副官萧芹”,《高邮文史资料》第十六辑转载;《高邮史志通讯》:“深切怀念我的表叔萧芹”;2010年5月20日《现代快报》:“昨夜,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复活’。”尤其让人兴奋的是,当南京市委统战部于2010年5月23日举行孙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落成仪式时,还特邀萧芹先生的侄儿和三个嫡孙等人作为嘉宾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