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辛亥革命老人苏鹏(2)

辛亥革命网 2011-05-30 00:00 来源: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 作者:苏仲湘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祖父苏鹏,名先翥,字凤初。于一九○二年自费随蔡锷一起赴日留学。苏鹏到日本后,与蔡锷、陈天华屡相过从,后又结识了黄兴、杨笃生

  苏鹏离日赴北京前,曾预先写就致家人书信,托言赴台湾考察,信中附绝命书一件,向父母妻子诀别,将此次赴北京为国家谋改革,为人民复大仇,决心牺牲个人的坚决意志向他们剖析,并加劝慰。他回到东京后,重读这封未发出的遗书,顿足自言道:“辜负了这封信。”随将信销毁。苏鹏后来和杨笃生分途进行革命活动,一九○五年曾写《台城路——怀杨笃生在燕京》一词,回顾他们这一段战斗友谊:

  纵横眼底看馀子,英雄几辈堪数。一领尘衾,十年孤愤,莫向长门献赋。剑书如故,怅易水歌寒,击秦频误(同狙颐和园未成)。叔度雍容,襟怀涤我津沽渡。

  沧桑世变无据。奈鸡鸣不已,八荒风露。紫燕无家,哀鸿满野,尚待何人相顾。关山旧路,为结客燕郸,京华流寓。珍重加餐,年华容易暮。

  当他们回到东京时,黄兴先年已回湖南联络浏阳、醴陵会党,发动反清起义。这时黄兴派人到日本,嘱苏鹏组织在日本的湘籍陆军留学生,归国参加起义军事行动。当时毕业的日本士官学校湘籍学生蔡锷、周仲玉、张孝准、刘介藩和愿意回国的未届毕业留学生程潜、陈伟丞等陆续回国,到达上海,等待黄兴的行动讯息。

  这时上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它是国内学界建立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爱国团体。会长蔡元培,在知识界颇具威望。暗杀团的成员杨笃生、何海樵先回到上海时,何与蔡元培曾密谈数次,准备介绍蔡参加军国民教育会和暗杀团。何还通知蔡,苏鹏将到上海,向他们传授制造炸药的方法,并举行入会仪式。不久,苏鹏回到上海,旋即主盟,为蔡元培等正式举行了隆重的入会仪式,并向他们传授了制造炸药的方法。

  蔡元培入会后,介绍了陶成章入会。蔡元培的弟弟元康介绍了徐锡麟入会。陶、徐二人都是民主革命运动中的杰出领袖。

  当苏鹏等在上海等候黄兴信息时,黄兴在湖南的起义活动已遭失败,离湘赴沪。于是,从湘中逃出的志士和由日本回国的党人在上海大会合。他们在英租界大马路旁新闸路余庆里八号,设立启明译书局,作为革命机关。并在这里设立爱国协会,作为黄兴领导的华兴会的外围组织,主要吸收中上层知识分子。爱国协会以杨笃生为会长,章士钊为副会长。

  一九○四年农历十月初,革命党人在馀庆里集会,与会者有黄兴、蔡锷、杨笃生、陈天华、黄炎培、章士钊等四十余人。苏鹏也是与会者之一。决定“即日分途运动大江南北之学界,起义鄂宁等处。”这次会后“不旬日,会势大振。”

  余庆里会议之后,革命党人正分头准备推行会议的决定,这时忽然发生万福华行刺王之春未遂被捕案,将会议的部署打乱了。

  万福华是富有革命血性的留日学生,被捕送英租界巡捕房后,自认行刺,坚不暴露其他同志。王之春向英捕房施加压力,坚持要捕房追查同党。恰在这时,章士钊前往探监,慰问万福华。英捕房立即将章拘留,盘问其住址。章士钊本在他所设的东大陆图书印刷公司居住,但他在公司藏有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数千册,不能暴露。为策安全,他因在启明译书局其弟章陶严房内开有行铺,平日也常到该处住宿,也便于和同志联系。以此,章士钊当答称,他住在余庆里八号。

  英租界捕房当即根据章士钊的回答,派中国巡捕和四名印度巡捕,到余庆里八号查阅。其时,苏鹏正在寓所,出门应接。巡捕当盘问他,张杏年(章士钊化名)是否住在这里。苏见是捕房来人,心知有异,但全未想到是章士钊自行闯入捕房所告,揣想是追寻章士钊的行踪,因此断然回答说,我处并无此人居住。巡捕见双方所谈内容不一致,当将苏鹏带往捕房与章士钊对质。苏鹏见到章士钊,大为惊异。当厉声质问章,你住在东大陆,为什么说住在我那里?章情急,说道:“唉,老兄,我有张床住在那里,这样说又有何妨?”言词间露出极为委曲之意。苏鹏方才领会,随即顺着含糊应答。巡捕房对此起疑,转身前往余庆里进行搜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