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贤蓝天蔚兄弟和朱祖圻父子(5)
辛亥革命网 2014-0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卢俊 查看:
辛亥之后的波澜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让袁世凯夺取了。蓝天蔚拒绝接受袁世凯的海军总长提名和陆军上将、达威将军的封赏,出国游历,后南下广州辅佐孙中山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帝制和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蓝天蔚又继惨死的蔡济民任革命武装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而蓝文蔚先后任师长、军长、鄂军总司令。董必武和朱钧当时都为军中幕僚,患乱与共,相互接济,建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结为民主革命中的战友。
1920年11月,孙中山由沪到达广州重组护法军政府,任命蓝天蔚为鄂西联军总司令。翌年初为对抗北洋军阀孙传芳等的夹击,力挽全军的危局,蓝天蔚大义凛然亲赴与北洋军阀勾结的川军营地进行谈判交涉,被川军扣于夔州(奉节),后押往重庆。1921年3月31日蓝天蔚在重庆遇难,时年44岁,遗体为副官抢回。消息传开,三军同悲,一时泣下如雨。1923年6月10日,北京政府在京师湖广会馆为蓝天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26年春,移灵还鄂,在武昌游城,家家摆香案。先厝于大东门外长春观,后公葬于卓刀泉伏虎山麓,由其学生、时任湖北督军的黄冈人肖耀南立碑“陆军上将蓝公天蔚之墓”,章太炎撰墓志铭、未刻,陵墓四周围以白玉栏。六十年代文革中墓被毁。198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重修,墓北向,砖石水泥砌,呈椭圆形,土顶,墓前碑刻“蓝天蔚先生之墓”。墓地护以9米见方围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设在武昌起义军政府即红楼内的辛亥革命纪念馆中陈列有蓝天蔚的照片,纪念这位风骨嶙嶙“此生端为国家来”(蓝天蔚语)的志士先烈,诗云:“楚江淘去英雄泪,巴山一片尽凄凉”。
图片三: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时合影,前排左二依次为湖北蓝天蔚将军、蔡元培、黄兴、孙中山、赵士白、魏宸组、胡汉民。
朱钧与蓝文蔚为换帖至友。鄂西靖国联军失败后朱钧在上海办报纸鼓吹民主革命,曾写下诗篇安慰战友:
《慰友——与友长夜纵谈赋此慰之》
天涯沦落少知音,阅看兴亡感慨深;
长夜每闻悲壮语,一编都作断肠吟。
情场历遍看花落,大地亦经叹陆沉;
莫向青衫频拭泪,几人能识广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