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贤蓝天蔚兄弟和朱祖圻父子(2)
辛亥革命网 2014-0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卢俊 查看:
图片一:朱祖圻祖上朱珪,为清嘉庆帝师,既是乾嘉政坛与和珅正、邪对立的一代廉相,又是与纪晓岚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名人,“清操亮节 海内仰之”。为《四库全书》这一宏大文化工程的发起人之一,开训诂考据“朴学”一派,“名重士林”,国学大师俞樾、章太炎、黄侃皆为其学派传人,对中国古文字音韵学及汉语拼音研究都有重要影响;朱珪回浙江在衙前书联云: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境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科举废后,因有功名和受张之洞赏识,他被保举以道台衔实授安庆水上警察厅长,开办中国早期警政。1905年,他秘密参加了同盟会,由一个相府世家的贵胄后裔和官员转向了革命。1906年,他与时任安庆警政学堂会办、光复会革命党人徐锡麟结为金兰换帖的兄弟。光复会单独发动起义,徐刺杀安徽抚台恩铭时朱亦在场,他悲愤难抑,赋诗道:
露冷霜凄月未沉,清斋独坐酒频斟;
感时有恨惟看剑,知己无人欲碎琴。
历尽风波诗胆壮,盼骑鸿雁客愁深;
青灯一点书千卷,披豁襟怀且放吟。
沉痛和忧国忧民的襟怀跃然纸上。
宣统三年(1911年)朱祖圻接替江苏如皋郑仲常任清王朝268年最后一任芜湖正堂,正当此际,辛亥革命已山雨欲来风满楼。
朱祖圻的独子朱钧随祖父居武昌就学两湖书院,两湖书院位于现紫阳路武汉音乐学院都司湖一带,是1890年张之洞创建的兼授中西两学的新式学府,培养传统文化与新知识兼备的人才,黄兴、李书城都出自该书院。朱钧字石堪,生年大约1887至1893年,卒于1935年。出身世宦书香门第,善诗词工文墨。面临国势垂危,平素钦仰徐锡麟刺恩铭以身报国的英雄之举。加之张之洞兴办新学,武昌地区的反清革命宣传进入学堂,大量有新知识的知识精英长期接触革命刊物《民报》、《猛回头》、《警世钟》等,受到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复兴中华的有生力量。朱钧常与校内外有志青年传阅革命书报、宣传革命思想,情系中华、位卑未敢忘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