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遗训是我们后人的人生指南(2)

辛亥革命网 2011-08-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平贵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祖父刘之良、叔祖刘之堂,于1913年在当时省城安庆同时就义,被誉为辛亥革命中的“巢湖刘氏一门双烈”,祖父就义前血书“忠义传家”遗训,

  家父去世后,全家生活重担落在家母身上,我一心只想尽早工作挣钱养家,遂报考芜湖水利学校参加了水文工作。这一干就是一辈子,经历了50年的风雨沧桑,品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1963年至1965年在安徽明光水文站工作期间,得到焦文新、张如凤、吕道成等师傅的帮助,在函授学习、实习中有幸结识了顾慰祖教授并得到指导帮助,打下了基础,使我终生受益。1965年后,响应援陕号召,经组织选调来到陕西,先后在洋县、勉县、留坝等地基层水文站工作,又有幸得到岳钟灵、曹继祖、刘兴才、孙金华等同志的帮助。在这期间,我以5000元、9000元的有限资金,精打细算,建成一百多平方米的洋县站办公房和江口站办公楼;在废品站找材料,研制成功元墩站、江口站滑轮组式升降测验缆道;以一周一站进度测绘完成全区水文站地形图,工作上一帆风顺。但在“文革”后期,好象命运注定我在劫难逃,在擦拭毛主席象(铝制版画象)时擦出了类似擦镜子的那样印痕,加之日记中写有“我觉得,应实行公民权利平等,只要他有志于国家建设和人民事业,不论什么出身和成份,其政治待遇应当一视同仁”等语,被别有用心的人偷觅后捡举,遭受批斗、打骂,被污蔑为“反动”,有口难辩,甚为苦恼、委曲,觉得“赤子难酬报国心”,遂产生离职回乡念头,但想起祖辈遗训和家父告诫,便忍弱负重坚持下来,不久得到平反并恢复名誉。1984年,我担任汉中地区水文站长,推行站队结合和水文服务等改革措施得到好评,水利部水文司先后两次在汉中召开现场经验交流座谈会,加以推广。1988年,陕西《泾渭》杂志刊登作家凌先有写的以我为原型的报告文学《悠悠汉水情》。1990年,我担任陕西省水文局副局长,主管水文业务,对水文改革发展及水文服务进行探索研究,在有关刊物先后发表了《论水文测验价值工程》、《陕西水文站队结合改革初探》、《陕西缺水分析与对策》、《关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路探讨》、《强化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等论文,与张恒伯合著了《水文勘测工基础知识》、《防汛水情知识讲座》,与刘志玉合编了《陕西省灾害性洪水实例选编》,其中部分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和中国当代社科研究文库。在这期间,应水利部水文司邀请,参加全国水文行业编制定员、水文服务管理等专题调研,是部颁标准《水文水资源勘测事业单位编制定员标准》、部颁规定《水文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主要起草人和执笔人之一。2005年退休以后,致力于水资源水环境可持续化的研究,自费考察黄河,发表了《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功过剖析与思考》、《陕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产业化的探讨》、《陕西水资源可持续化的思考》等论文,意在践行祖辈遗训,为振兴中华奉献余热。近年来,承蒙辛亥革命网和巢湖市方志办、党史办帮助,以及众多族人支持,使我顺利地收集到一些资料,撰写了十多篇有关祖父、叔祖的纪念文章,也是意在践行祖辈遗训,为振兴中华奉献余热。

  “双烈”后人,人才辈出,果实累累。子辈中有天宠、天祺等,孙辈中有振东、振华、淑茹、淑瑶、淑琼、淑英、前勋、前德、前美、平海、有来等,曾孙辈中有欣霖、跃辉、文秀、文新、文霞、文军、刘枫、新友、裕卓、韫缇等。上述后人中,有的热爱教育事业,执教一生,为国家培养人才;有的挚爱医护工作,在战争年代救死扶伤,在和平年代治病救人;有的长年屯垦戍边,参加过保卫国土的反击战;有的在改革发展大潮中,为地方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贡献;有的在工商、科技、文化和服务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有的经过不懈努力,拼搏进取,成为人中翘楚和行业领头人,创建了发人深省、造福人类的“健康银行”理论体系,制作了人们百看不厌的《国家机密》等电视连续剧……。放眼看后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笔者心中无限欣喜。

  今年适逢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笔者以刘之良嫡孙身份,遵照族人意见,撰写此文,意在缅怀革命先贤,告慰烈士英灵。

  祖父、叔祖啊,愿您们英灵有知,您们后继有人,你们的后人,将世世代代恪遵遗训,忠心报国,矢志不渝。我们将以多种形式悼念英魂,请英魂安息吧!

  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辛亥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作者:刘平贵,男,安徽省巢湖市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高级工程师,原副局长,系辛亥革命烈士刘之良嫡孙。)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