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长女:冯理达

辛亥革命网 2010-10-09 00:00 来源:互动百科 作者:互动百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冯理达,女,安徽巢湖人。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

  冯理达-个人简介

  她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新中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赴前苏联留学并获医学副博士学位。生前曾任全国政协第八届常委和第七、九、十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先后兼任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顾问、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继承先辈遗志,不懈奋斗,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用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追随党、一生热爱党、一贯忠于党、一切献给党的信仰之歌。胡主席和其他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赞扬她是优秀的党内专家学者,杰出的白衣战士,爱国知识分子的榜样,科教文卫战线共产党员的楷模,其事迹令人感动,精神值得弘扬。

  冯理达-生平简介

  医学专家、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1946年至1948年在美国学习并担任其父冯玉祥秘书,做爱国华侨和爱国学生工作。

  1949年至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并教中文。

  195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其间曾在苏联列宁格勒卫生局中国针灸班讲学。

  1958年后回国,任中国医学院流行病微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0年至1973年任李德全同志秘书。

  1973年任海军总医院主任医师。

  1983年后,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兼免疫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1年,她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英国剑桥大学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和21世纪世界500名人、世界2000名杰出科学家。

  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她是国内外著名免疫学专家,主编学术专着8部260万字,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冯理达-事迹

  一、始终践行“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

  冯理达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受父母爱国主义思想影响,自幼怀有强烈的报国之志,在民族危亡之时,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逐步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她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新中国成立后,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使她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1949年到1975年的26年里,她几乎每年都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文革”期间,她被污蔑为“双料特务”,受到冲击和排挤,但却从未动摇对党的执着信仰,年过半百,终了夙愿。有人问她这么大岁数入党图什么?她说:“我亲身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所以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只要我活着,就要入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为了兑现这个誓言,她数十年如一日,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刻苦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还用毛笔恭录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全文。党的十七大召开后,82岁高龄的她仍以饱满的政治热情,仔细研读胡总书记的报告,8次通读新党章,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党的深厚感情。她视党为亲人,把组织当成家,无论多么繁忙,只要在外工作时间超过一周,都以书信形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32年从未改变。她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先后15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支部书记,弥留之际还特别嘱咐儿子为自己代交1万元党费。她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了国家和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直到去世前一个月还在忘我工作,实践了她"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入党誓言。"热爱祖国忠于党丹心一片,坚定信念践于行堪称楷模",追悼会上的这幅挽联,高度浓缩了她一生对党无限忠诚的信仰之歌。

  二、始终将报效祖国作为人生的追求。

  冯理达冯理达把报效祖国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在几十年岁月里,满怀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全力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她坚决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关心支持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积极参加中国统促会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

  广泛联系爱国民主人士和医学界人士,努力推动海峡两岸民间交流沟通。2007年台湾退役军人协会组团访问大陆,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大力宣传祖国建设大好形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一位台湾退役军官动情地说:“谢谢您让我们更加了解今天的大陆,相信两岸一定会统一,因为炎黄子孙的血脉永远是相通的!”她特别关心到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不仅传授医学知识,还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启发他们关心祖国、热爱祖国,为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了解、促进两岸民间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冯理达把岗位作为倾力报国的平台,她常说:我愿做中国劳苦大众的“牛”,为党的事业拉车不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期间,她数次带队赴传染病疫情地区和地震灾区调查研究,指导防疫治疗工作,为广大农民送医送药。到海军总医院工作后,在没有资金、设备和资料的情况下,她自力更生创建了免疫室,坚持每天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病情,以精湛医术和热忱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无论何时何地,冯理达总是心系祖国、无怨无悔。1992年她应邀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美一家研究机构提出高薪挽留,1999年她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很多亲友和父亲老部下请她到国外安度晚年,都被她婉言谢绝,她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

  三、始终坚持面向部队服务官兵的方向。

  冯理达参加2007年两会冯理达说,我是一名军医,我的职业就是为官兵服务,为人民服务。她经常深入驻京部队,为官兵上健康知识辅导课,引导大家在日常战备训练中科学预防伤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她组织力量研究抗疲劳、抗严寒、抗饥饿等方面的课题,为增强官兵体质、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贡献。退居二线后,她一如既往地关心官兵健康、支持部队建设,到训练一线为官兵进行恢复性治疗,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非典”期间,她主动向院领导请战,积极向官兵和群众宣传预防知识,加班加点收集整理出5套4447条疫情资料,为抗击疫情作出了贡献。她把病人当作亲人,把患者当作朋友,积极主动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一天深夜,驻京某仓库的一名19岁的战士,因头疼被紧急送到海军总医院。凌晨3时,冯理达紧急赶到医院参加脑外科会诊,经诊断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那时医院没有呼吸机,病人由于肝水肿压迫呼吸中枢,只能靠人捏着氧气皮球给病人供氧,24小时不能间断。接连5天,冯理达一直守护在这名小战士的病床边,直到脱离生命危险。出院的那天,小战士用一个庄严的军礼表达对冯理达的感激之情。一次,飞行员王志虎因患严重痢疾住进了传染病科,由于他经常大小便失禁,弄得床上和房间里到处都是粪便。冯理达主动要求负责这个病人。一天晚上11点,冯理达走进病房,一股恶臭迎面扑来,病人身上、床上、地上到处都是粪便。她二话没说,走上前去把病人抱了起来,用手把他身上的脏物和床单清理干净,打来热水为病人擦拭身体,并为病人清洗换下来的脏衣服,等收拾完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看着冯理达额角流出的汗水,小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四、始终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冯理达与美国医学专家交流冯理达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免疫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先后主编学术专着8部260万字,发表论文60余篇。她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免疫学学科建设思想,建立了免疫宏观学与微观学、老年免疫学、免疫康复学和部队免疫学等基础理论,并由一般性研究发展到全方位、多层次研究,探索出一条防病治病新途径。她把免疫学研究与临床治疗结合起来,运用电学、力学、电动力学等学科知识,对细胞、分子进行传统医学和免疫学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其中“人体科学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肿瘤细胞的免疫研究”和“免疫功能的研究”3项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她创造性地以物理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机体免疫研究,受到钱学森等知名专家好评。她积极倡导健康健美长寿理念,提出大量新观点和新疗法,历时近10年,撰写了《健康健美长寿学》专著6部,深受各界群众和广大官兵欢迎。她倾心弘扬中华传统医学,先后到28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免疫学专家,赢得了国际广泛赞誉。

  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品格和道德风范。

  冯理达先进事迹展展品几十年来,冯理达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初衷矢志不移。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的20年里,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普及健康教育等问题提出议案155项、书面发言53份。在她的倡议下,北京市拨款120万元为抗癌乐园解决了活动场所。从医院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她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入部队和社会各界,热心宣讲科学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她先后为社会各界群众作讲座1000余场次,从未收取任何报酬。她一直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作风,直到80岁时,除了参加公务活动外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平时穿的基本是军装,一条毛裤穿了20多年,病逝前还穿在身上。她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积极扶贫帮困。张家口地区发生地震,第二天她就给该市民政局寄去1000元;农村女孩王惠患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她把王惠安排在自己身边吃住2个多月,康复后又送其到计算机学校学习;免疫中心工作人员李群患子宫瘤交不起住院费用,她拿出3000元为其交齐,并资助李群的儿子上大学;她还为北京市石景山区红十字绍家坡康复医院的孤残儿童募捐2.3万元,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奶奶”。2006年11月23日是冯理达的生日,她的儿子罗悠真拉着她到商店购买生日礼物,她却让儿子购买了4000支圆珠笔,当天就寄给了西北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她把国外讲学的酬劳和受赠物品,捐献给医院和灾区人民,价值达300多万元,去世后工资卡里仅剩85.46元。2008年2月16日,冯理达遗体告别仪式一结束,儿子就将她生前坐的专车上交医院,他说:“妈妈一生奉献,我们不能给她脸上抹黑!”

  冯玉祥将军与孙中山先生早年相识。早在1911年辛亥革命时,冯玉祥就参加过滦州起义。1914年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春加入国民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蒋的排挤下蛰居泰山。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后在蒋、日联合大进攻下失败。1937年2月与宋庆龄、何香凝向国民党三中全会提议“恢复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作为冯将军长女的冯理达,深受父亲的爱国行为影响。还在冯理达五六岁时,她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一本厚厚的书递给母亲,由母亲念给父亲听,这本书的名字叫《资本论》。在家里,她还经常听见父亲与同仁讲革命,谈共产党,她虽然不懂共产党的真正含义,但她从父母的谈话中隐约地感到共产党人是令人钦佩的。1938年抗战爆发,冯理达在重庆读中学。为了寻求国共合作的道路,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多次到她家中,与冯将军共商国事。周总理还为冯理达题词“艰苦奋斗、好好学习”,这些共产党人的可亲可敬,特别是他们为了中国的前途,出生入死,忘我的革命精神,使冯理达肃然起敬。

  抗战胜利后,由于蒋介石挑起内战,发生了“七君子事件”。正在齐鲁大学念书的冯理达,对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科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积极投入反蒋学生运动。1946年冯将军因反对蒋介石打内战,被解除军职到美国"考察水利",冯理达随之转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学习。在美期间,冯将军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冯理达的母亲李德全参加了世界妇女运动大会,揭露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冯理达一边给父亲当秘书,打字、开车,甩开一个又一个特务盯梢,一边积极参加在美爱国华人举行的活动。

  1948年,冯将军回国参加新中国政治协商筹备会,途中不幸轮船失火,遇难身亡。冯理达悲痛欲绝,决定循着父亲的足迹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回国后她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被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当时王稼祥同志任驻苏大使,冯理达向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1年回国探亲,冯理达等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新中国的日新月异,激励着冯理达,她再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当时留学生党支部没有发展党员的任务,她的愿望未能实现。1955年冯理达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回国。正当她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在免疫学科研究中取得成果之际,“文革”开始了。她的母亲作为我国第一任卫生部长,被扣上“中国第一号老爷”的帽子,受到冲击。冯理达因为留学美、苏,被扣上“双料特务”的帽子,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遭到迫害。但是,她没有动摇过追求光明的信念,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邓颖超同志知道这些情况后,亲自过问此事。她征求冯理达的意见后说:“部队相对安全些,你到海军总医院工作吧。”在邓颖超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身上,冯理达感到了党的温暖,再次提出了入党的要求。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她的愿望没能实现。

  “文革”结束后,1975年12月23日冯理达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成为鲜红党旗下的一名新战士。她同时迎来免疫学研究的春天。1987年冯理达的研究成果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她先后接治3万多病人,在癌症治疗上取得突出成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