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谷诗稿•游学集》摘抄(5)
辛亥革命网 2010-09-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肖鹄 查看:
飒飒西风旅客惊, 河山无恙我重生。
羊肠古道思经险, 牛耳文坛旧主盟⑬。
一纸檄书师十万, 满腔心血夜三更。
至今河北无忘难, 敢为披荆感不平!
①公报:指《中华民国公报》,辛亥武昌首义后,为了扩大革命影响,湖北军政府所创办的机关报。创刊于一九一一年十月十六日。牟鸿勋任总经理,任岱青副之。张樾为主笔,张肖鹄为副主笔。成员有朱峙三、蔡良村、刘菊坡等人。所载有社论、革命檄文、各省新闻,以及民国新政权发布的法律、命令,另载有来往函电等。作者为《公报》撰写了大量文章,如社论《说民国》、《说反清》、《中华民国大总统当推孙逸仙论》及檄各省的檄文等。刘望龄《黑血·金鼓》载:“报馆门首张贴张祝南所拟对联,十分引人注目。左联:‘与民公好恶’,右联:‘为国报平安’,横批:‘光复中华’。简明扼要地揭示出该报宗旨,又天衣无缝地将‘中华民国公报’六字嵌镶其中。” 然而,到第二年,《中华民国公报》社长(主笔)张(樾)芸天,因不为牟鸿勋一派所容,于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在汉口创刊了《震旦民报》,并自任主编。(见刘望龄《黑血·金鼓》) ②孤馆:指《公报》馆。一九一二年四月,作者因不满于《公报》已成为黎元洪的喉舌,受张(樾)荫廷之邀,也到《震旦民报》去襄办笔政。同年八月,张振武等革命元勋被袁世凯、黎元洪合谋在北京遇害,作者在《震旦民报》上发表了声讨黎元洪的短文——《黎元洪竟欲为汉高耶?》黎看见了大怒,想逮捕作者。牟鸿勋得知,就向黎说:“这人在起义时办《公报》也尽了一份鼓吹力量,他和我至好,我去找他过江来,仍回公报馆作事。”牟即过江邀作者到他寓所谈话,把这些经过告诉作者,不许作者再过汉口了,叫作者仍回《公报》馆,并说已与荫廷商妥了的。作者说:“我与牟关系太深,只好仍回公报馆。”(见作者自述《回忆辛亥武昌首义》)本诗即是这个时期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懑情绪。到1913年8月15日,终因“《公报》进一步成功袁黎所控制的舆论工具,副主笔张祝南等分别发表声明,宣布与该报‘脱离关系’而辞职。” ③忝:谦词。有愧之意。 ④孟尝句;孟尝即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称薛公,号盂尝君。门下食客三千。据史载,秦昭王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求救于秦王宠姬,姬趁机再索取白狐裘,孟尝使能为狗盗之食客潜入秦宫盗来狐裘;又使食客学鸡鸣赚开函谷关,连夜逃走。 ⑤仲淹:宋代范仲淹。仁宗时,曾率兵镇守延安,西夏不敢犯境,说他“胸中自有百万甲兵”。 ⑥敢慕句: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西汉初以来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汉武帝为了显示他的战功,给他修建厂一座好似祁连山形状的坟墓。 敢慕:作者自谦之词,意即岂敢羡慕。 ⑦广武叹成名:《三国志·阮籍传》载,阮籍尝登广武(山)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 ⑧羽书:汉代的一种行政公文,用于征召及军事通信,上插鸟羽表示应速递。 ⑨筑室二句:成浯有“筑室道谋”,意即造房子请教路人。 庞:杂乱。比喻人多口杂,意见纷纷。 ⑩天人策:即“天人三策”。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以“天人感应”为基本要旨,先后对了三篇。他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此处指不是听一家的,而是任众说纷纭。 ⑪淝水句:语出晋书。公元三八三年,前秦苻坚发兵九十万南下,企图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令谢玄率兵八万迎敌,在淝水大破秦军,苻坚仓惶败走,望见八公山上草木,亦疑为晋军追兵。 ⑫沙虫:《艺文类聚》卷90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后以“沙虫”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遭殃的民众。 ⑬牛耳:古时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以珠盘,主盟者执之。今引申为主持其事者。
壬子中秋
一九一二年
一年容易又中秋, 风雨纵横乱入楼①。
肃气未随征战尽②, 壮心莫遂岁华周。
阴山胡马思飞将③,汉室功人感列侯④。
记否危城灯火寂, 阵云隔岸月当头⑤。
①风雨句:[用陆放翁句]。 ②肃气:肃杀之气。肃杀:严酷萧瑟貌。一般用来形容深秋或冬季草木枯落时的天气。《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杜甫《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③飞将:汉李广,勇敢善战,威震龙城,被匈奴称为“飞将军”。唐王昌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④功人:汉高祖刘邦曾对诸臣讲:狩猎时追捕禽兽,其功在狗,而发出指令纵狗者,其功在人。今诸君能得兽,不过是“功狗”而已。而萧何能发指令,当是“功人”。 ⑤记否二句:描写去年清军围困江夏(武昌)城之景。
闲居省教育会①(二首)
一九一二年
空斋清寂不成眠, 冬意惊回旅客先。
败叶打窗轻有怨, 残灯倚案瘦犹怜。
月明孤雁思千里, 风劲疏星寒一天。
试检炉灰拨馀火, 如冰冷屋自年年。
荒城容得半间宽, 去住何心任所安。
诗酒天涯消岁晚,鼓鼙江上动宵寒②。
乱鸦轻伴争枝末,饥鼠窥人窃沥残③。
此意茫茫谁共语? 风尘万里一身单。
①省教育会:[江汉书院旧址]。作者在《回忆辛亥武昌首义》中自述,“张振武被害事件”后,“蔡良村已被选为省教育会正会长,邀我兼办会刊。” 刘望龄《黑血·金鼓》载:“1912年10月30日,《湖北教育会报》在武昌创刊,湖北教育会机关刊物,张祝南主编。”②鼓鼙: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③沥残:酒后撒在桌上的残汁。
北上前夕苏斐然招饮①(二首)
一九一五年
挟策无端赋北征②,漫天烟雨一江横。
几年橐笔徒形役③,万事经心到眼明。
铢黍功名尘土贱④,沧桑人世死生轻。
萍飘絮溷随缘住⑤,莫负樽前别酒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