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辛亥及国民革命英烈、中山先生之革命伙伴—(4)

辛亥革命网 2014-05-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韩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概在我10岁那年,父亲才告诉了我名字“韩辉”的由来,他说起名时征求其叔叔(韩同福先生,49年前曾在国民政府任职,国民党员)的意见,

  很难想象作为最早葬于中山陵的政要之墓,会在今天保护责任的问题上被“互相推诿”而被世人遗忘,在当下两岸关系如此紧密合作的大环境下,发生这样事情真的让人匪夷所思,这也将会在海外华侨社会以及对台统一战线产生负面影响。

  本人也在此呼吁,相比其他四位民国政要的墓已经是国家级或省级保护单位,是否可以将韩恢墓提升为国家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让其得到应有的保护,这应该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甚至是领导人的关注。也希望民革上海,民革中央能够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我想如诺中山先生有在天之灵,他也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位革命伙伴,这样一位救命恩人,这样一位革命功勋的身后事会是这样的现状,这似有不公,似有不妥,似有不当。

  部门媒体报道的“更正”

        关于韩恢有关报道近年来也见于媒体,但可能由于相关资料匮乏和缺失,报道有不实之处,本人在此特别“更正”。

  如:2013年《北伐名将孙女来汉寻祖辈足迹遇国民党副主席》称韩恢为北伐将领,其实韩恢1922年遇害,没有参加过北伐战争(1926年—1928年)

  2011年《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城发现韩德勤故居》称韩德勤为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得力干将,这是失实的。韩恢是辛亥革命的将领,韩德勤是北伐将领(与孙中山无关)。

  韩恢留下资料,照片极少。据报道其相关照片和资料都是在博物馆展出时找到,也仅有三张照片留世,后人和亲属手上可能皆无相关的史料和遗物,前面提到,韩德勤将军曾在泗阳老家保存过一些遗物和资料,但也已经毁于抗日战争。关于韩恢资料留存较少并且“知晓度”不高的原因,我个人分析有如下原因:

  1.很多韩恢的资料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2. 韩恢一心只为革命,且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宣传资料也留存较少

  3. 部分韩恢的功勋被蒋介石转移到自己名下,如陈炯明叛变救护孙中山,所以蒋介石当权后,可能对韩恢的功绩低调处理。

  4. 相比其他辛亥功勋,韩恢的后人和亲属现今基本都是普通民众,并无特殊渠道和方式为其进行宣传,影响力也相当有限。

  纪念韩恢的现实意义

  1. 还原历史,让我们把逝去和遗忘的历史弥补回来,这将是一个新的革命历史宣传重点,这是孙中山革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充分说明上海在孙中山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因为在这里有韩恢为革命联络上海各界人士,募集革命资金物资,为反对军阀,为创建革命海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诸多决定性的革命活动。

  3. 更突出上海是群英荟萃的英雄城市,韩恢在上海招贤纳士,结交革命志士:不仅只有文中提到的陈其美,王亚樵,朱志尧、徐企文,盛延祺等,早期革命党人基本都与韩恢有交集。

  4. 更加证明了上海是座革命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祥地:韩恢在上海恢复工党,组织工人运动反对军阀,配合国民革命。已经具备早期无产阶级萌芽。

  5. 让海内外,海峡两岸的辛亥后代,各党派人士有新的认识,形成共鸣,有利于统一战线和两岸交流。

  6.希望一些辛亥后代,民革元老同志如能看到此文后,或许能提供更多回忆或者资料,共同完善这段历史,也为相关孙中山研究会,研讨会提供相关历史资料。

  当我写到里时,感觉一下子轻松许多,自己多年来的心愿似乎已经完成,这份使命将可以从我的肩上卸下。闪念间,这似乎又远远不够,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吧。我将自己所查找的资料都尽可能完整得记录了下来,这应该是目前为止关于韩恢较为完整的一份记录。在整理此文时,我感到更多的是许多遗憾,可以看到很多史料已经遗失以及韩恢幕也保护不当,内心有些许激动和难过。我想这里还有很多未尽事宜,需要我们每一位热爱国家,热爱历史的人去共同努力。

  光阴似苒,斗转星移,历史漫漫星河,多少英雄豪杰辈出。恢公就像一颗流星从中国历史星空中划过,短暂而辉煌,吾等后辈学生尽当还原历史,弥补遗憾以告慰中山先生及英烈之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