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辛亥及国民革命英烈、中山先生之革命伙伴—(3)

辛亥革命网 2014-05-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韩辉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大概在我10岁那年,父亲才告诉了我名字“韩辉”的由来,他说起名时征求其叔叔(韩同福先生,49年前曾在国民政府任职,国民党员)的意见,

  韩恢与韩德勤

  之所以这里提到韩德勤,不仅因为他和韩恢的亲属关系,而且其也是国民党时期重要的军事,政治人物。韩德勤为国民党高级将领,毕业于保定军校并且结识了同乡顾祝同将军,后与刘伯承一起在川军第2混成旅团任正副团长。此间,其与刘伯承也结下了忘年之交,后也是刘伯承鼓励其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后韩德勤历任五十二师师长,重庆行营主任办公厅厅长,贵州省政府代主席,西安行营主任办公厅厅长,第二十四集团军代总司令,苏鲁战区总司令(并参加台儿庄战役击败日军),江苏省政府主席(1937年至1949年),“剿总”副总司令并参加内战,淮海战役中任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去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8年病逝于台北荣总医院。

  有关媒体报道韩恢是韩德勤的叔父,韩德勤是出生于泗阳洋河镇,和韩恢确属同一家谱的亲属,但至于叔父关系,个人认为这应该只是一个说法。当然我们可以看出韩德勤作为非黄埔系出生的人员,以火箭速度提升并官居要职,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韩恢的这层亲属关系从而得到国民党元老派的支持,还有顾祝同将军的鼎力帮助。曾经有报道称韩德勤送给蒋介石夫妇两瓶家乡特产的洋河大曲换来江苏省主席的宝座,这其实是无稽之谈,其一,蒋氏夫妇是不喝酒的,其二,江浙两省主席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以酒来取得,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在此我也特别纠正一下这不实报道。

        韩德勤曾在1985年派三弟韩德考回泗阳老家探亲,看望父老乡亲,并给台湾寄去家乡发展新貌的照片和洋河大曲。据韩德考子孙回忆,韩德勤曾经保存过韩恢的照片,遗物等,但在抗日战争中全部遗失,让后人感到万分遗憾。而且49年前韩德勤,韩德考一直定期去中山陵祭拜韩恢墓。据报道在1988年韩恢墓被修复后,韩德勤,韩德考的子孙也定期前往祭拜。

  韩恢移葬于中山陵及墓地保护

        韩恢是第一位移葬于中山陵民国政要,对于其历史地位和肯定已经不言而喻了。所以韩恢墓是作为后人最值得骄傲但也是最痛心的一件事。每一位革命党人都以生后能埋葬在中山陵视作一种极高的荣耀。一般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生前遗愿以及国民党中央决定后,才会安排葬入中山陵。现中山陵共有五位政要长眠于此(按时间顺序):

  1.韩恢墓(1928年,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谭延闿墓(1933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3. 廖仲恺、何香凝合墓(1935年,1972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 范鸿仙墓(1935年,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5. 邓演达墓(1957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很骄傲,韩恢是第一位移葬于中山陵的民国政要,这已经足见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27年北伐成功,即告慰英烈亡灵。1928年11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第一公园烈士祠内隆重举行了“韩恢烈士殉难六周年纪念大会”。经国民党中央决定韩恢遗骸从小营遇害处迁葬于中山陵入口出的卫岗,并专门建造一座墓地,并且与中山先生灵柩成“面对面”之势,颇有寓意。不仅有长达80米的墓道,并且侧面还有一座小山更名为复炎山,并立有石碑“复炎山”。并且国民政府将韩恢当年就义处的珍珠桥改名为复炎桥以表示纪念。但我也很痛心,韩恢墓原先颇具规模,但韩恢墓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的破坏,仅牌坊幸存。直到1988年,才由当地政府出资重修,但因为周边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已经无法复原,且于右任亲笔题写的挽联原迹已经无法找到,后由刘浚川先生照原文书写再刻于石柱。但最终墓园规模已经缩小很多,已经不能与同为上将的范鸿仙墓和其他三位政要相比。值得一提的是,范鸿仙墓在文革也同样遭到严重破坏,但1972年9月,民革中央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蕴山写信给周恩来专呈毛主席,反映了范墓遭到破坏的情况,毛主席、周总理十分重视,并指示立刻修复。但让我不解的是,同为同盟会元老,同样葬于中山陵,同为上将的韩恢墓却没有得到呼吁和相应关注,待1988年重修时,已经无法恢复原貌,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对韩恢墓保护不力的新闻已经被媒体曝光多次,作为后人难抑心中悲痛之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据悉2013年之前,韩恢墓属于中山陵管理处管理,但13年后根据文物属地化管理原则,文物局和中山陵管理交接期间,遇到所谓行政区域调整和资金问题,竟然导致管理出现真空期, 甚至有流浪汉在墓碑上晾晒衣物,墓地上生火做饭,这是对英烈先辈极为不尊重,简直不可思议。

  如:2005年报道:《中山陵景区:韩恢烈士墓遭垃圾“包围”》

  2013年报道:《韩恢墓上锁前来拜祭怎么办?》

  2014年报道:《三月扫墓忙别冷落了烈士墓》,韩恢墓却无人祭扫,备受冷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