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辛亥及国民革命英烈、中山先生之革命伙伴—(2)
辛亥革命网 2014-05-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韩辉 查看:
韩恢与上海
上海不仅孙中山革命的重要基地,也是韩恢最重要的革命活动所在地。在上海,他结识了众多革命志士;联合上海工农商团体为革命党筹集军饷物资;恢复中华工党并组织工人运动;组织反对军阀李纯等活动;在当时的上海社会各界享有较高的声誉。1915年,孙中山指派韩恢从日本返回上海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主要筹集军饷,招贤纳士,培养革命党子弟等。活动地点主要在环龙路44号(今南昌路180号)中华革命党党部。
1. 联络帮会和革命活动:帮派(包括青帮洪门)力量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也是重要的一支力量,特别在上海,革命党人经常与帮派联络并且进行革命活动。不少革命党领导人都具有青帮身份,包括陈其美(“大”字辈),韩恢(“通”字辈)。且上海的青帮一度由陈其美和韩恢先后掌控。陈其美后,由韩恢受孙中山的委派在上海联络各帮派进行革命地下活动,也是“护法运动”的一部分。由于是受孙中山的委派,又是革命党人中具有帮会身份,所以也得到青帮的支持并组织革命力量。20年代初,韩恢经常往返于广州和上海两地进行相关活动。
2. 引荐盛延祺(字白沙)并开创革命海军:盛延祺早年在南洋水师学习,辛亥革命前夕由韩恢介绍加入同盟会。1916年孙中山从日本回到上海后,由韩恢引荐,并向孙中山汇报吴淞海校暨海军情况。孙中山对其非常欣赏,并勉励道“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1923年,盛白沙被推举为海军代表,去上海迎接孙中山并护送其回广东,随后《孙文越飞宣言》发表,孙中山决心联俄、联共,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转变也鼓舞了盛白沙,他随即电召永丰舰开往汕头,随后汕头海军临时舰队正式通告成立。这也是孙中山真正掌握的一支革命海军。后由于叛乱,盛白沙蹈海殉义,被孙中山追授海军中将军衔。
这里我还要特别提一下他的弟弟盛成(盛延禧),他是“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11岁时也是由韩恢介绍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际著名学者,被称为中法文化交流的缔造者,在他晚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依然念念不忘当年的革命引路人韩恢。在南京光复的战役中,他利用儿童身份为革命军传递情报,并保存革命军的大印等重要文件。后孙中山在就任大总统后,接见盛成,对其教诲“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
3. 王亚樵追随韩恢以及反对江苏军阀李纯的革命活动。王亚樵是同盟会会员,思想进步,反对军阀,反对封建,是三民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但手段较为极端,他认为谁反对三民主义,就是背叛革命。所以他曾经组织过针对汪精卫,蒋介石等人的暗杀活动,被称为“民国第一暗杀大王”。同时他在上海组织并领导过“斧头帮”,也是抗日铁血锄奸团指挥者之一。1927年“4·12”政变后,王亚樵极力反蒋,先后在上海、南京、庐山等地密设联络点,伺机刺杀蒋介石,五次未遂。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并认为王亚樵有进步的革命思想,但手法较为极端。
1915年王亚樵来上海时,韩恢在环龙路44号会见了王。在聆听了韩恢的革命思想和三民主义的讲解后,王对其甚为钦佩。有其他说法是王亚樵当时是见到孙中山,但我个人认为当时是见到韩恢后,由其引荐给孙中山,因为当时孙中山不在上海而是在日本。从此跟随韩恢在上海进行相关的革命活动,主要是计划赴苏北、皖东组织国民革命军并准备进攻南京,建立北伐根据地,迎中山先生回上海。此计划也由韩恢委托王亚樵去日本请示孙中山的批示。不过可惜的是,最后反对军阀李纯的斗争失败,韩恢也应此在1922年在去大戏院途中被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诱捕遇害。
在韩恢遇害后,革命活动在上海也陷入了低谷,王亚樵,胡抱一等革命党人纷纷离开上海等待日后出山。1923年6月,谋害韩恢的元凶之一徐国梁在大世界被刺杀,系王亚樵所策划,这是他反对军阀的一次行动(也有一说是为了韩恢报仇,我觉得非常可信)。后江苏军阀李纯也被暗杀,我认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王亚樵收买了李的宠妾春风,然后伺机将其击毙。
现在很多书籍,记录片如上海纪实频道都会有关于黄亚樵的节目,但很可惜节目中都未曾提及韩恢的存在。
4. 中华工党的恢复与工人运动:在辛亥革命后,上海成为全国集会结社的中心,期间出现过许多政党,中华工党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政党,是五四时期与革命党有关的上海工人运动组织。在水木作业、漆业、印刷业、机器业、铁路等行业中有重要影响力,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中华工党在1912年,由朱志尧(中国十大民族实业家之一)、徐企文(同盟会会员)发起成立,并组织反袁活动。徐企文曾亲率起义武装力量进攻上海制造局,因陈其美告密而中埋伏导致起义失败,随后中华民国工党基本解体。陈其美也因此事导致与韩恢等其他革命党人的矛盾。可能日后蒋介石对韩恢相关事迹的低调处理也与此事有关,因为蒋介石一直比较推崇陈其美的,我认为有这方面原因。1916年,韩恢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宣布恢复中华工党,并自任党总理。随之发起的工人运动主要以新型工人组织与帮口、帮会联合的形式。
5. 关于复炎学校:在韩恢遇害后,目前据我所知曾经在上海出现过两所以复炎(韩恢的字)命名的学校。一所是在李纯被暗杀后,王亚樵在上海李梅路租楼房四幢开办复炎小学,以纪念韩恢。主要培育人材,并为宣传革命的活动据点。是革命集会、议事,活动中心场所。另外一所是1927年,项与年(共产党员)以南京华侨事务委员会科长的公开身份掩护,在上海劳勃生路(现在的长寿路)创办了复炎小学,并亲任校长。实际上是为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从这两所以复炎来命名的学校来看,韩恢在当时上海社会各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并且在共产党员心目也具有一定地位。
关于韩恢在上海的活动,辛亥革命网一篇关于韩恢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总结:
“他不仅对中山先生赤胆忠心,也对上海工、农、商会各界人士也关怀无微不至,尽力保护他们的利益。他还创办“成志”中学,让革命党人子女就学,对工、商、市民小孩亦照收入学,培养他们成人成才。因此全市人民对他极端崇拜,只要他说革命党与军队需要经济物质时,就能一呼百应,全力支持。所以他在上海能扎根于民,打成一片。由此看来,韩恢在上海对军、政、民运等工作颇有成绩。对辛亥革命的胜利更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有些用词较为夸张,但这也从侧面证明上海在国民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韩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