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辛亥革命对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侨社会的影(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洪邵波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辛亥革命促使新马华侨更加积极地支持祖国革命与建设。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到新加坡、马来西,浅谈辛亥革命对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侨社会的

表1  辛亥革命前华侨学校一览表

表2  辛亥革命后至1 920年华侨学校一览表(仅小学)

创校年代    校    名

1912年(民国元年)    圣心、爱同、育群

1914年(民国3年 )   崇文、菁莪

191 5年(民国4年)   天南、崇福

1916年(民国5年)    若愚、侨英、德馨、广福、崇本

1917年(民国6年)    寿荪、通德、华侨、兴亚、南洋、南华

191 8年(民国7年)    振群、培青

1919年(民国8年)    振德、光亚、存仁、光洋、培英

1920年(民国9年)     昭孔、觉蒙、育才

据郑良树<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吏)第162—163页,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1998年制。

    从两表对比中可以看出,华侨学校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辛亥前仅8所,辛亥后有28所,数量增加了三倍多。此外,学校质量上,表现为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学校由小学、中学,发展到有女子学校、师范学校、幼稚园、职业专科学校和夜校等多种专业学校,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华侨教育体系。1919年陈嘉庚先生倡办的南洋华侨中学是东南亚的第一座以华侨命名的中学,嗣后,各地陆续创办了华侨中学。新马地区的华侨师范教育始于1911年中华女校附设的师范班,其后许多华侨学校也都附设有师范班。夜校是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为培养革命骨干倡办的,主要是专门提供给成年的劳工和店员学习,如振艺夜校等。二是课程教材现代化。辛亥革命前的华侨学校,许多仍采用旧式课程与教材,如《四书》、《五经》及算盘等。辛亥革命后至一战(1914年)前,新马地区华侨学校“学制与课程采自国内,教师亦多自国内延聘。学校除开华文课外,多增开英文一科,以应商场实际的需要”。可见,辛亥革命后,斯马华侨学校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二,书报社和报业方面。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革命党人革命时期在新马地区创办了许多书报社,诸如新加坡的星州书报社、马来西亚的槟城书报社等f19)。这些书报社的创立,对于启发华侨的革命斗争意识、提高文化水平有重要作用,而这又促进了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国内革命派和保皇派也在为宣传自己的主张掀起了大论战。随着康有为、梁启超的逃亡海外,革命派和保皇派也在国外掀起大论战。在舆论上为了压倒对方,把更多的华侨群众争取过来、支持自己,两派领导人都动员和鼓励华侨创办华文报,利用报刊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新马华侨在这一形势下,也陆续创办了各种华文报。其中,《天南新报》、《日新报》曾为保皇派宣传过,后因主办者邱菽园、林文庆转而支持革命,两报不久即自行停刊。1904年,陈楚楠、张永福创办的《图南日报》为革命派第一份报纸。此后,1907年创办《中兴日报》,1909年谢心准、周之桢创办《星州晨报》,1910年黄吉宸、卢耀堂创办《南侨日报》,1907年黄金庆、吴世荣创办《槟城日报》,1910年黄金庆、雷铁崖等创办《光华日报》,1909年吉隆坡华侨林道南创办《吉隆坡日报≯,1911年陈占梅创办《四州周报》t15){P530)。这些报纸后来虽因种种原因停刊、消失,但为辛亥革命起了宣传作用,新马华侨群众大多通过华文报纸了解到祖国国内的情况。如冯自由在《南侨日报》的《革命逸史》一文中写道:“武昌义师勃起,侨胞多根据是报所传播之消息为趋向云”I6)(lfl4集P148)。此外,华文报还关心华侨社会的一些问题,如设立学校、实行新式教育、废除妇女缠足陋俗、戒除吸食鸦片恶习、筹赈祖国灾民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华侨的民族意识,促进华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    辛亥革命对新马华侨社会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思想、新观念。这里仅就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展开论述。   

平等自由思想传播最显著的表现便是重视妇女问题和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男女平等思想的广泛宣传,一方面反对妇女缠足陋习渐成风气,另一方面女子学校陆续被创办起来,这在前面已有提及。“女子手工课所见新加坡华侨女学柔佛宽柔学校、芙蓉坤华学校、吉隆坡坤成女学、怡保中华女学……皆甚美。”(20)黄炎培在新马地区的亲身调查,说明华侨学校里不仅有女子学校,而且学校里还开设女子手工的课程,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辛亥革命后妇女社会地住的提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