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群体与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李映涛 查看:
再次,在这些都督们中,留学生也占了相当比例,达46 15%,且全部为留日。甲午战后特别是戊戌维新以后,中国形成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留学日本也蔚然成风,形成了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在本文所讨论之都督群中留日学生所占有的高比例也就不足为奇。救亡图存的使命感深刻地影响了这批留日学生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学习法政和军事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方向。李喜所先生根据统计指出:“在一般情况下,留日学生中法政和军事的要占一半,从1902年印发的《(}青国留学生会馆第一次报告>中可以发现,法政、军事、警察一类留学生占了当时总人数608人的一半以上。”而这一现象在这批都督们中的留日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在酋留学日本的12人中。有9人进入了军事学校,而其余3人则选择了学习法政f其中蔡锷是先进东京大同高等学堂及横滨东亚商业学校,继而入成城学校和士官学校1。这段在日本学习的经历。包括他们的专业选择,都对这些留日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地影响。进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如前所述,在处于持续战争中的近代中国,军事力量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力量的强弱。军人地位的提高以及军事和政治的紧密结合,为这些军事学校出身的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活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以这批都督们中出身日本军事学校者为例,他们的留学经历大都为他们的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他们回国后大都被委以重任。参与了新军的编练,并逐步成长为新军的中上层军官,为他们在革命后被推举为都督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同时。留学日本期间他们也很自然地直接受到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熏陶,更容易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逐步成为了一个新的政治群体。当时的情形是:“在日本各省留学生,均有留学生会,会中必办一报,报以不言革命为耻。”据相关统计,从1905年到1907年,同盟会人数可考的会员有379人,其中354人是臼学生,占93%。其绝大多数正是留日生。从上述这12名留日学生中有10人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比例高达83 .3%,可以窥见一斑。
2.政治信仰
在各独立省区都督中。同盟会会员有12人。占总人数的46 15%f其中1人加入后即退出1。其中有10人是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占83 3Y-/o。近代立宪派有3人。占11 54%。而实际上,在各省革命的宣传与发动中,同盟会员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革命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即使是和平独立的苏、桂、皖、鲁(旋取消)等省,也是在革命党人已在酝酿起义的压力下被迫采取的应时之举。当然。加入某个政党组织与否,并不能完整反映一个人的真实信仰。而且,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随着世易时移,不断发生着变化。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都督中。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是占了大多数。因为无论是革命党还是立宪派,都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如果再结合他们的施政实际,不难看出,在各省区都督们领导下的各军政府,在总体上是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范畴。且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革命性,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督抚衙门了。而在这些同盟会员中。在日本加入同盟会的竟高达83 33%,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与辛亥革命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