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正气一身,黄埔忠臣李学坤传(6)(8)

辛亥革命网 2012-12-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学坤口述,于茗整理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革前,马志清在北京一家学校工作,她的工作很忙,只能在每天下班后才急匆匆地赶回家中看看孩子。往往等她回到家时,孩子又哭着睡着了

  看着女儿把自己的“老底”都揭露出来了,马志清放下手中的饭碗,到窗台前拿起鸡毛掸子,像是在打二女儿一般,掸去她身上的灰尘,并嗔怪道:“好啊,你竟然敢向你爸爸告密。你可别忘记了,你还有事求我帮忙呢。”

  李新华好像真的挨母亲打了一样,她撒起娇来说,“爸,姐,看我妈要打我了,你们也不拦住她,叫她别打我。”

  这时,李学坤那在屋里睡觉的二外孙女二玲子睡醒了,哭了起来。马志清就把鸡毛掸子放在沙发上,准备进屋去哄二玲子,“看在二玲子的份上,今天我就饶了你。二玲子,姥姥的二外孙女,你别哭,姥姥马上就去抱你。”

  看到被抱出来的二玲子,李新华接了抱过来,“二玲子乖,你醒的可真是时候,要不小姨就挨姥姥打了。小姨可要谢谢你。”说着,就在二玲子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然后,就把二玲子放在地上,“去,和姐姐玩布娃娃吧。”

  大燕看到妹妹醒了,就把布娃娃抱过来,和妹妹一起玩。

  饭菜都上齐了,看着女儿、女婿、儿子和未来的儿媳都坐在饭桌前准备吃饭,马志清抱起大燕,喂她吃了一口饭。这时,她不禁感叹到:“要是小三现在在家就好了,她现在也该工作,处对象了。”说着,一串泪珠汨汨地从马志清的双眼流出,自从三女儿被抱走后,她对其的思念就像那松花江里的江水,一日也没停止过。

  “是啊,立华今年都21了,小三也有23岁了吧。时间可过得真快,一晃我们都变成老头老太太了,都成为二玲子的姥姥姥爷了。”此刻,李学坤的心海也泛起了思念的漩涡。

  “如果有小三在,咱们一家才算真正团圆。”说着,马志清一手搂着大雁,一手从衣兜里掏出手绢来擦眼泪。

  “爸,妈,今天是我们和爸爸分别十年后第一次吃团圆饭的日子,三姐的事咱先不谈,也许以后我们会找到她的。爸爸妈妈复婚才是目前的头等大事。”说着,李立华给父母二人各倒了一杯酒放在他们面前,“您们今天喝了这杯酒,就算正式复婚了,也算了却了我们儿女的一桩心事了。”

  “是啊。”另外的两对异口同声地说。

  “等会。”马志清的这句话像一个破折号,把这个家庭原本团圆欢乐的气氛带到了另一个有些局势紧张的气氛里去。“现在新华的工作还没解决呢,我可没心思和你爸复婚。”马志清又夹了一口鸡蛋送到大燕嘴里。

  “妈,今天是您和我爸复婚的日子,我的工作就先放下,改日再说吧,千万不要让这些不顺心的事耽误了您和我爸的正事。”李新华为母亲择了一块鱼肉,放在母亲碗里。虽然她也想早日到父亲的单位上班,但她知道母亲在这时提起这事是极不合适的,因此她想打住母亲这一与今天主题不和谐之音。

  “不行,你都已经成家了,说不定明年就当妈了,哪能还没工作呢?没有工作怎么养活孩子?光靠力勇(指二女婿)一个人的工资怎么能养家呢?”马志清不顾二女儿的阻拦,继续说“老头子,咱们新华一直想到你的饭店或商店里去工作。你看,那个饭店商店是你自己贷款建的,就等于是咱自己家开的一样。别人的孩子你都给安排在那里工作。咱们新华到现在还没工作呢,你看看,是不是也在那里给她找份事干?”

  李学坤一听,把手中的筷子“叭”的一声摔在桌上,倔强的脾气如一阵风吹进他的身体里,使他脸上原本幸福的笑容消失不见了,“不行!老太婆,不是我铁面无私,不通情理。那个砖房虽然是我自己盖的,但它并不等于就是咱家自己的。那是属于生产队,属于人民的。我虽然是那里管事的,但我也不能仗着自己队长的权力,就让自己的女儿到那里做事。那样就会让人在咱背后说三道四的。我李学坤绝不做让人指指点点的事。”

  “哦,原来你的面子比孩子的工作还重要?你为了自己的面子就不管孩子的工作是不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