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正气一身,黄埔忠臣李学坤传(6)(7)
辛亥革命网 2012-12-2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学坤口述,于茗整理 查看: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很多无业青年,文革时造反有理的余火在他们心中尚未熄灭,使得他们不学文化知识和谋生的本领,单学那些香港电影里的黑社会老大,手里拿着大片刀,整天游手好闲地在大街上瞎混,看到哪处不顺眼,就到哪处胡闹一番。他们根本不服从父母的管束。有人提议让李学坤管理这些青年,说:“还是李学坤管理得好,工作又有力度,不如让他管管试试。”上级领导经过周密地协商后,决定就把这帮小青年交给李学坤管。接受到这一任务后,李学坤感到这个工作既是为国分忧,又是为待业青年谋生路,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李学坤先把这些无业青年集中到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培训后,再妥善地把其中的一部分安置到了饭店当服务员,又把一部分安置到一个连队自管商店当保安。同时,他还向银行申请贷款,自己设计建成一栋二百平方米的简易砖房,带领剩下的无业青年,又是开饭馆做豆腐,又是搞加工办商店,把这项工作干得红红火火。
可是,李学坤的二女儿李新华回城以后一直都没有工作,她有心想到父亲的饭馆里当一名服务员,或到商店里当一名售货员。可李学坤在儿女面前,严厉得就像一位首长,使儿女们从不敢轻易开口求他办事。无奈,她只好找母亲马志清帮她出面,请求父亲为她安排工作。
一个星期天,三个儿女们做了一桌子好菜,把平时在连队里住的李学坤叫回家来,打算撮合他和马志清复婚,让他们破镜重圆。
自打平反以后,李学坤和马志清虽然每天都能见上几面,两人也在一起说东家道西家,谈国事讲家事,评历史说现在,却唯独不谈两人复婚这件事。虽然两人都希望快点复婚,早日住在一起,也都心明镜地知道对方的心思,但两人却俨然一对比赛场上的对手,都在等待对方的先开口,似乎谁一先开口提这事,就表示他向对方认输了,以后这个家的一切就由对方说了算。因此,两人都在极有耐心地对峙着。
正好借着这个星期天,全家团圆的机会,儿女们打算撮合他们复婚。
“姥爷抱抱,姥爷抱抱。”李学坤那不满4周岁的大外孙女大燕在玩着布娃娃,她看见李学坤刚进屋,就放下了布娃娃,扑向了他,让他抱。
李学坤抱起大外孙女大燕,在她的小脸上亲了亲,“想没想姥爷呀?”
“想了,姥爷,今天就不走了,陪大燕玩吧。”大燕双手摸着姥爷的胡子。
这时,马志清从厨房里走进来,坐在沙发上,从李学坤的怀里抱过大燕,剥了一块糖给她吃。“看来连队的伙食不错嘛,这段时间不在家吃,你倒是发了福,你们看看,你爸爸的肚子是不是比刚回来时大了不少?”和李学坤坐在一起的马志清揶揄道。
“连队的饭菜再好吃,也没有俺媳妇你做的好吃呀。咱们的马志清同志做的饭菜,那可是天下一绝呀。”李学坤微笑地用甜言蜜语恭维妻子。
马志清听到李学坤的奉承,那张略横几道浅浅的皱纹的脸竟像桃花盛开似的泛起了红晕,她低下头来,擦了擦大燕嘴角流出的口水,“去,谁是你媳妇?我们早已划清界线了,不是还没复婚吗?你可不要在孩子面前耍流氓,你这个老同志,可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啊。”
二女儿李新华一边端着刚刚做好的菜来摆桌子,一边笑着说:“爸,妈,今天是你们复婚的日子。你们将近十年没在一起过了,今天终于要复婚了,是不是像年轻时结婚那样兴奋呀?”
“去去去,谁像结婚时兴奋?你们小孩子不懂事不要瞎说。你们没看到吗?没有你爸,这十几年来我不照样过的很好吗?”这时,马志清放下怀中的大燕,从沙发上站起来,也帮着儿女去盛饭了。
“妈,我们可不小了,大姐家的大燕都快四岁了,再过几个月立华也要成家了。您和我爸的事我们怎么不懂。”李新华把那盘红烧鲤鱼放在桌上,继续说,“妈,您忘了,我爸下放那十年里,咱们一遇到难事,您不总说:‘要是你爸在家就好了吗?’”李新华笑着把母亲的“老底”揭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