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5)

辛亥革命网 2011-04-23 00:00 来源:《决策》 作者:宋亚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针对”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深刻领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实质,全面开展加

        (三)以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统筹安排、循序渐进,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正确选择。

        效率和效益既是经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建设的生命线。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则是最终实现效率和效益最优化的根本前提。从宏观层面上看,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全国具有普适性,但在微观操作过程中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追风,一味地“东施效颦”。

         一要冷静地审时度势, 紧密围绕本地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要的民生问题入手,确定自己的座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好一个顺应社会进步, 符合百姓意愿,适宜政府能力的社会建设整体规划。并且通过适当的秩序和适宜的形式让广大群众参与规划的制订,使之具有科学的基础和贯彻执行的积极性。

        二是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湖北目前正处在发展过程中,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可能“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切不能一哄而起,互相盲目攀比竞赛, 更不可耍“花拳秀腿”,搞成应届政府领导人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我们应该本着向历史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态度,从现实的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社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以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 转变干部作风, 真抓实干,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组织保证。

        要想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作做得积极主动,干出点名堂来,当然不能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性作用,但从某种角度看更取决于领导班子团结战斗的状态和“班长”统帅全局的能力水平。作为领导干部敢不敢进行改革创新,能不能带领群众冲破困境去赶超发达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有没有条件与机会的问题,而关键在于有没有一种不怕丢“乌纱帽”的民本精神,有没有一种抢抓机遇的风险意识,有没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冲动,有没有一种对人生不甘平庸的事业追求,有没有为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敢于献身的坚强党性。我们应该信守这样的原则:只要是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对推动经济社会建设繁荣有利,对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我们就应该坚决地干,大胆地闯,彻底地改。

        增强驾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本领,提高处理社会复杂事务的执政能力,已成为我们领导干部如何保持先进性的“试金石”。要承受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其艰巨性丝毫不比当年毛主席率领我党从西北坡“进京赶考”时轻松。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并且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是一种既损人品又害事业的病痛。不唯上,不跟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走自己看准了的适宜本地区本单位社会建设的正确道路,尽管可能很艰难,但只要我们没有私心杂念的骚扰,守住道德的“底线”,挡住功利的“诱惑”,耐住舆论的“寂寞”,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操作、真抓实干,迟早会显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效来。中国历史一向信奉以成败论“英雄”,虽说不一定正确, 然而当改革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人民群众就会拥护你,爱戴你,所有的误解和委屈便烟消云散。从大处讲叫“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小处讲则叫“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我们领导干部最大的幸福追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