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辛亥革命的反应

辛亥革命网 2011-03-23 00:00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赵入坤.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史学界一般认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对辛亥革命的反应,
 

     史学界一般认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奉行“合作”政策,各国为扩大在华权益,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然而,这种“合作”政策并未贯穿列强侵华过程的始终。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开始出现。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的争夺更加激烈,“合作”政策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本文试以辛亥革命时期德国就一系列重大的中国问题与其他强国的交涉为例说明这一论点。同时,德国对辛亥革命的反应也是列强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史学研究课题中较为薄弱的部分。而德国作为20世纪初期重要的帝国主义强国之一,它的反应也确有研究的必要。

    武昌起义爆发之初,列强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一个严重事件。革命的迅速发展和清政府的穷于应付,才使列强感到问题的严重。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列强奉行支持清政府镇压革命的政策。德国是奉行这一政策的急先锋。武昌起义爆发后的第三天,德国就向汉口派遣了三艘军舰。10月17日,这三艘军舰为援助清军而与革命军发生了激烈的炮战。为保持对革命党人的威慑,德国远东舰队奉命巡驶于中国海面及长江一带。在最先响应武昌起义的湖南长沙,最先向那里派遣军舰的国家也是德国。德国的这些行动表明,它是坚决支持清政府的。虽然不久以后德国也宣布“局外中立”,但其政策并未改变,只是改变了方式,由公开支持变为暗地里从财政和军火上向清政府提供帮助。德国之所以坚持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是因为它此时是把清政府作为自己的政治同盟来对待的。德国这一政策的由来要追溯到列强对中国东北的争夺。东北南部紧靠着德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德国早就想控制这一地区。由于俄国独霸东北,德国的这一计划迟迟不能实现。它本打算借日俄战争之机插足东北,但由于日本与俄国私下里达成了瓜分中国东北的协议,德国的图谋又一次落空。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德国从1906年开始寻求与美国及中国联合,组成德美华三国同盟。德国不仅企图借这个同盟之力达到插足东北的目的,而且企图以此来扶植清政府,而以清政府把英俄牵制在远东。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赞同德国的提议。然而,由于清政府反应迟钝,德国的计划迟迟不能实现。结果,美日妥协,在1908年11月签订了共同维持中国现状和门户开放的《罗托一高平协定》。德国的计划落空。1909年,美国新总统塔夫脱调整了美国的远东政策,重新加强了与英日俄在远东的争夺。美国国务卿诺克斯提出了“满洲铁路中立计划”,以图打破日俄对东北的权益垄断。从1908年起,清政府在袁世凯的鼓动下也开始着手建立德美华同盟,唐绍仪和梁敦彦先后被派往柏林和华盛顿活动。因此,德国又积极进行组织三国同盟的活动,但针对的首要目标是日本而不是俄国。美国也同意这一点。德国希望拉拢俄国,以便在远东孤立日本,在欧洲孤立法国。但是,德国孤立俄日的多次行动均未成功,而建立三国同盟的目标也因“满洲铁路中立计划”的失败而化为泡影。由于在远东的孤立处境没有得到改善,德国并未放弃建立德美华三国同盟的政策,因而,它把中国革命看作实施这一政策的又一机会。

    由于中国内战的爆发,列强积极对华输出军火。革命期间,南北双方均以很大精力筹集军火。大利所在,军火交易中的竞争十分激烈,情况很复杂。竞争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德国对华军火输出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军火输出纳入其对华政策的范围之内。德国不仅自己向中国出售了大批军火,而且帮助其盟国奥匈帝国向华售卖军火。德国军火的唯一买主是清政府。虽然德国竭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受其在远东实力的限制,它还不能无所顾忌地落实其对华政策。这突出地表现在如何处理清政府要求财政援助的问题上。1911年10月中旬,清政府向四国银行团提出了给予借款或垫款的请求。英国政府在10月18日指示驻华公使委婉地拒绝了清政府的请求。德国的态度与英国不同。它积极主张给清政府贷款,甚至打算单独提供,但英国的态度使它不无顾忌。德国10月26日给清政府的照会反映了它的这种矛盾态度。11月.出于同以俄国为核心的银行团竞争对华借款的需要,英国向德国提出给予清政府以临时性借款,但要求得到南方革命派的同意。对此,德国积极响应,并认为英国提出的附加条件“不是借款的绝对的条件”。随着南北议和的进展,英国取消了临时借款的提议。英国在解释原因时辩称:借款将加剧中国内战,导致“正欲避免的局面将会发生”。德国虽然对此十分不满——德皇称英国的辩辞是“不顾道义地抛开清室的好听借口”,但最终无能为力。

    同样,实力不足也促使德国最终放弃支持清政府的政策。南北议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对待清政府。日本积极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清政府的统治。德国赞同日本的主张。德国代理外交大臣齐谋门曾向日本驻德大使杉松表示:如果日本倡议君主立宪,“德国政府将欣然表示同意”。而英国在南北议和一开始就定下了清帝退位的底线。最后,德国不得不放弃对君主立宪主张的支持。代表德国观点的《哥伦日报》著文称“中国将来政体,改为共和,抑仍君主立宪,与德毫无关系”,并表白对中国国体问题“吾德从未思及干预”。德国放弃支持清政府的政策,既在于它缺乏贯彻这一政策的实力,也在于英国选定的袁世凯与它也有很深的渊源。它深信袁世凯取代清政府将更有利于其在华权益的扩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